2017年的“十一”黃金周,全國有近7億人出行,旅游市場炙手可熱;與此相反,電視行業卻“遭遇寒流”。盡管商家促銷力度不減,但電視賣場明顯冷清。中怡康數據顯示:今年“十一”期間,中國電視共銷售601萬臺,同比下降17.1個百分點。
事實上寒流不只在黃金周,中國電視業已連續兩年增長緩慢甚至負增長。尤其是前幾年互聯網電視“野蠻人”的加入對行業造成的沖擊,更是給電視行業敲響了警鐘。
為何中國電視行業最近的發展速度受到制約,互聯網企業可以輕易對行業造成沖擊?原因不外乎以下三點:一、互聯網公司以價格手段沖擊,消費者需求被低價促銷提前透支;二、電視行業進入門檻極低,缺乏與其規模相匹配的核心技術,;三、電視企業自身不作為,熱衷于概念炒作,每年推一個新概念,沒有真正切中消費者的痛點。以洗衣機為例,海爾洗衣機之所以能在市場競爭中一枝獨秀,就是抓住到洗衣機噪音的痛點,直驅洗衣機超靜音真正滿足了用戶需求。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電視行業都很浮躁,浮躁的結果就是概念滿天飛。沒有契合消費者的需求,就很難帶給消費者真正的用戶體驗,背后折射出行業創新能力的不足,電視機的迭代價值低。行業內似乎每天都在提各種創新,很多所謂的概念及應用,實際上對用戶意義不大,如曾經的快門式3D和偏光式3D,這兩種技術如今已經銷聲匿跡,因為沒有真正帶給用戶體驗。而眼下消費者是越來越務實,重視切身體驗,僅憑概念炒作已經無法真正的打動消費者。這些所謂的概念和創新,亟待價值重估。
調查:不考慮用戶需求的創新沒有價值
針對電視行業未來方向的思考,記者在賣場采集了300多個購買電視的用戶樣本進行訪問。針對電視行業常見的一些功能,調研發現用戶對于電視所謂“新概念”既煩感又無奈,認為這些功能沒有考慮用戶使用的場景,一味地只是把價格拉高。
首先是HDR,記者采訪了幾十個電視具有HDR功能的消費者,很多用戶不知道自己的電視帶不帶HDR,電視買回家之后長期用不到HDR,也沒有適合HDR功能的片源可看。其次是量子點,針對量子點所帶來的高色域對比,用戶反映花高價買回家的量子點電視,跟以前的電視畫質從肉眼觀看沒有區別,畫質沒有得到更多的改善。第三是多分區動態背光技術,這就好比給電視在“明亮、標準、柔和、艷麗”的基本模式之外,增加了“超明亮”模式,這個技術更適合家電賣場光線非常明亮的環境,光線照度標準值通常在500lx以上。而根據國家住宅建筑照明設計標準,普通家庭起居室光線照度標準值僅需100lx,這種亮度的電視反而讓人感覺刺眼。記者調研的用戶,九成以上都是在燈光柔合的環境下看電視。
除了以上幾個方面,用戶還評價電視在商場觀看效果好,買回家再看就大打折扣。這主要是因為在賣場有專業的演示設備、演示片源,電視畫面的明暗、色彩、對比度各方面都經過廠家特殊定制,用戶回到家之后,并沒有與之相匹配的內容可看,例如4K電視,4K屏雖然提升了電視畫面的表獻效果,但是用戶在家看的大都還是有線信號,基本沒有4K內容可看,多花了錢還無法體驗高科技帶來的享受。
記者在賣場隨機對300位消費者進行了電視功能及應用的問卷調查。通過對量子點、HDR、4色4K、MEMC、多分區動態背光技術、OLED、4K等顯示技術摸底調查(見下圖)。商場體驗效果和家庭體驗效果有明顯落差。
電視企業一味地炒概念拉高價格,缺乏用戶體驗的支撐,這種傳統的營銷手段是建立在消費者信息不對稱的基礎之上?;ヂ摼W公司進入電視行業之后,所有的信息透明,很快就憑低價對電視行業造成沖擊。
結論:人工智能成電視行業新方向
在調研的過程中,記者對主流的功能進行了消費者使用和卡片式描繪的訪談,發現很多真正具有實用價值的功能非常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人工智能普及之后,用戶希望電視的操控更加方便,如果電視能夠做得比智能手機、PAD操控更方便,這是用戶真正需要的。針對4K電視買回家之后沒有4K內容的問題,如果廠家能夠提供一個較大的4K片源庫,對此消費者是非常喜愛和歡迎的。記者對用戶描繪了人工智能的使用場景:全語音操控、一鍵下載的方便操作、電視觀看內容的斷點記憶等,這些功能用戶普遍認為非常好。根據對用戶喜愛的功能做排序,記者做出了電視功能實用價值的評估(見下圖),記者認為:人工智能的應用將成為未來電視行業關乎成敗的焦點,而體驗感和實用性將成為產品創新的重要考量標準,建議電視企業真正地解決用戶的痛點。
互聯網時代內容豐富,信息高度發達,追劇的人越來越多,但優質的內容都需要會員才能收看,用戶迫切希望廠家在電視開發、售賣的過程中跟影視會員結合,而電視觀看過程中的便捷支付和會員管理,用戶普遍希望廠家能夠將視頻會員免費贈送或低價銷售給消費者,給消費帶來切實的實惠。
維護一個品牌相當不易,而失去消費者的信任卻往往只在一瞬間。概念炒作無法帶給行業健康的增長和質的突破,電視行業想要走出困境浴火重生,全在于能否實實在在地為消費者帶來有價值的創新與體驗。只有基于用戶體驗持續不斷地做好產品,才是產品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取勝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