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改造家】iColor設計名家王晨·三十年日記里的家(第四季第一期)
等待許久的《夢想改造家》第四季,終于在今晚回歸了。節目第一集就將目光放到了現下比較熱門的“養老”問題上。
節目中的五零后老夫婦代表著絕大多數老年人的生活狀態,他們本身并不愿意承認自己老了,但是身體的變化又讓他們不得不面對。所以如何在改造中加入一些預設性的養老措施,既能滿足他們未來可能的需求,又能很好地避開“老”這個字眼,就是iColor設計名家王晨&陸嶸面對的最大難題。
《夢想改造家》背景故事
本期節目來到了天津市紅橋區,委托人尚楠是土生土長的天津姑娘,嫁人之后工作與家庭都要照顧,只能盡量騰出時間回家看看父母。盡管偶爾能抽出時間陪伴,但父母年事越來越高,身體大不如從前,老舊的家宅又多有不便,如何能給父母的晚年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空間讓女兒憂心不已。然而,聽聞女兒要為他們改造房子,卻遭到了兩位老人的拒絕,理由是東西雖多,但舍不得扔,而且兩人覺得自己并不老,何必浪費錢。這讓懷著一片孝心的女兒深感為難,不得已只能求助節目組的幫忙。
房子現狀

▲ 天津紅橋區工業大學的家屬大院內老房

▲ 地處一樓,沒有客廳的“刀把偏”兩居室格局
幾十年積累下來的老物、舊物塞滿空間
老夫婦二人居住的房子是幾十年前天津最典型的“刀把偏”戶型,兩室一廳的房型格局卻不盡合理,狹窄的客廳、衛生間,地處一樓潮濕的室內環境都在逐漸成為兩人舒適生活的潛在威脅。
為了說服兩位老人接受改造,王晨甚至帶去了適老擬態服。

兩位老人切身感受到身體衰老的變化后,最終答應改造。
看王晨怎么改?
格局:調動線
專攻養老設計的王晨,為了讓老人在家里擁有最為便捷的動線,最開始決定將廚衛空間放在家的中央,以保證兩個空間通往衛生間的距離都最短并不互相影響。

老人今后在室內活動越來越多,因此在室內設計保持適量的鍛煉非常必要,設計師在室內設計了環形動線。但由于鄰居的反對,環形格局沒有能夠實現。王晨最終選擇改造家里的老自行車用于鍛煉。
環形動線的設計未實現,是王晨這次改造對大的遺憾。但也因此,儲物空間跟廚房得以變大。

▲ 最初動線設計

▲ 最終布局
基礎:做防水
地處一層,室內濕氣重,墻面返潮導致墻皮脫落嚴重。潮濕是委托人向設計師格外交代要改造的點。
為了保證整個空間干爽,王晨利用專業防水材料打造了隧道級箱體式防水。

▲ 鋪設隧道級箱體式防水
先用剛性防水為室內天花、墻面、地面全部鋪設兩遍,打造一個防水內殼;鋪設地暖后,為防止地面升溫后開裂,在地暖地坪上鋪設彈性防水,可抵御2mm左右的基層開裂,安全無憂。
養老:預設設計
現階段,兩位老人的身體都還非常健康,但日后也可能會面臨身體機能下降甚至分房居住的情況,因此王晨在考慮空間整體格局的時候,進行了不少預設性的設計。
預設一:分房起居
大空間被王晨設置成了主臥,開闊明亮的氛圍適合老人日常居住。

▲多功能主臥空間
王晨在客餐廳中間,增加了軌道移門,將其預設為兩個空間。客廳可變身次臥,移門的存在也保持了兩個空間的彼此獨立。

▲可變現的客廳
預設二:保障安全
預設性扶手在家里得到了大面積的運用,除了墻面裝飾條,家具柜面拉手也成了隱形扶手。這類預設性設計,前期承擔裝飾功能,后期也非常實用,更是體現了設計師王晨對老人的尊重和心理上的關照。
預設三:保持活力
王晨把老人家的老牌自行車進行了改造,為老人提供了家中安全活動的項目。

▲自行車鍛煉設備
設計師寄語
對于我來說,夢想中的家并不是某一個特定的空間。
我的夢想一直是周游世界,所以于我而言,夢想中家的狀態就是在旅途當中,在對周邊的一切事物的體驗過程中,這是我的夢想中的狀態,也是一種夢想中的家。
__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