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業界共識是:中國瓷磚行業的拐點發生在2014年。
在此前30年時間內,中國瓷磚在全球市場以不可阻擋之勢,一路高歌猛進,迅速崛起為全球最大的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
不過, 2014年之后,瓷磚行業開始進入“零或負”增長時期。隨后,2015年與2016年我國瓷磚產量基本保持零增長。自2016年開始,國家密集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與房地產唇齒相依的瓷磚行業深受影響,2017年瓷磚行業整體下行態勢已成定局。
與此同時,中國瓷磚出口從2014年開始明顯持續下滑,2016年我國瓷磚出口額竟下降33.57%。這一局面2017年仍然在延續。
曾經在全球中低端市場占據統治地位的中國瓷磚陷入內憂外患的窘境,整個行業轉型升級、重獲新生變得迫在眉睫。
2016年7月28日,中國瓷磚領導品牌諾貝爾瓷磚發布了全球首款瓷拋磚,借此成功開創了瓷拋磚品類;2017年10月12日,諾貝爾瓷磚推出瓷拋磚的創新升級產品——諾貝爾國際領先大板瓷拋磚,隨后“大板沖擊波”不僅引爆全行業,也被專家認為是中國瓷磚全面打響決勝高端、向海內外高端市場進軍的號角
1、洗牌降臨
像傳統中國制造業一樣,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輝煌歷程,中國瓷磚行業靠勞動力為核心的要素成本比較優勢和無以倫比的制造能力,迅速奠定了全球領先的產能和市場規模。
在高速增長近30年后,中國瓷磚行業甚至整個陶瓷行業開始遭遇來自國內外市場的雙重擠壓,甚至陷入“內憂外患”的境地。
首先,中國的瓷磚產業經過了二十幾年的高速發展之后,市場容量已到峰值,已呈結構性過剩的狀態。目前,市場上有近3000家本土企業生產的建筑墻、地瓷磚產品,競爭趨于白熱化
在“十三五”瓷磚行業發展規劃和建議的相關文件中,預計到2020 年國內市場建筑陶瓷磚需求量不超過90億平方米。 而在2015年,國內瓷磚產量就高達101.8億平方米。今年6月1日,中國建材聯合會發布了《建筑衛生陶瓷行業淘汰落后產能指導意見》,預測“十三五”期間淘汰產能,陶瓷磚30億平方米,占總產能比例21.4%。
6月13日,環保部辦公廳發布了《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5464-2010)修改單(征求意見稿)。此前,第三批環保督查啟動,湘閩黔上百家陶瓷廠停產。
而互聯網等新的消費平臺和業態的出現,又加劇了行業競爭,進一步攤薄利潤空間,導致中低端中小品牌生存空間日益逼仄。
從出口看,近幾年國內原料成本、人工成本、環保成本不斷攀升,與周邊新興制造國相比,我國陶瓷產業的傳統優勢正逐步弱化。國外陶瓷廠家增多、反傾銷、人民幣貶值等不利因素又令不少低成本出口型企業被迫關停或利潤銳減。
并不是所有的瓷磚企業都在市場苦苦求生,比如來自西班牙、意大利的一些高端海外陶瓷品牌卻在國內市場逆勢增長,在牢牢占據一線城市高端市場領先地位之余,再積極完成在二三線城市的布局。而以諾貝爾瓷磚為代表的民族陶瓷品牌也在積極轉型升級,全面向高端市場拓展疆土,并取得了可喜的突破。
這場中外品牌的中產市場爭奪戰已全面打響。
這是中國品牌能否贏得未來的關鍵之戰。

2、決勝高端
如今,總數約3億的中國中產階層正在成為左右全球市場的關鍵力量。他們是各國市場極力爭奪的對象。
《2016 年中國出境旅游者大數據》顯示,中國出境游達到1.22億人次,共消費約1098億美元。其中的主力軍便是中產階層和新興的年輕一代。
贏得這個群體是中國企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戰略目標。但目前形勢不容樂觀。除了這個群體在海外市場是洋品牌忠實擁躉外,他們也是洋品牌在國內市場卷土重來的基礎。中國商業聯合會數據顯示,在中國入世十五年來對外開放的22個行業中,50%-90%的市場已被外資占據。
這首先與愛國無關。在一個全球化市場,一個注定要成為領導者的國家,首先要努力塑造贏得中產階層的產品和品牌。
在瓷磚行業,隨著大都市房產消費的中心轉向改善型消費,中產階層越來越成為主力軍,而他們對價格保持敏感之余,對產品品牌、品質,居住環境的美感、健康保障提出更苛刻要求。然而市場的現實是:拋光磚功能性強,但裝飾性不夠豐富;釉拋磚花色豐富,但不耐磨、易刮花。當然,很多人在裝修時也會考慮石材,但石材存在不穩定性、資源稀缺不可再生等問題,還有放射性的不確定性和污染源的滲透問題,且后續保養成本高。此外,節能環保也已經成為中產階層和年輕一代消費者的核心消費理念。
與大眾瓷磚產品相比,中產青睞的高端瓷磚不僅勝在產品質量, 也勝在 家裝 、工裝應用中所體現的設計感、 藝術感和表現力, 使整體裝修效果更上檔次。這也是海外品牌現存的明顯優勢。
從滿足中高端市場的角度,中國品牌一定要盡快彌合品牌積淀的差距,當務之急是通過設計、 工藝、 技術的創新,重塑產品力。
諾貝爾瓷拋磚及大板瓷拋磚的出現,便宛如一場及時雨。

3、大板沖擊波
對于大板瓷拋磚,業界專家一個形象化的描述是:它既是中國瓷磚的顏值擔當,又是技術擔當。
由于它立足消費日益升級的需求,立足自主研發自主設計,實現了創新升級,引起了媒體及各界的廣泛關注。
諾貝爾瓷磚在成功開拓瓷拋磚品類基礎上,本著“以科技師法自然,以設計重塑本真”的開拓精神,打造出了大板瓷拋磚。經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組織權威專家鑒定,大板瓷拋磚采用的核心技術整體具有國際領先水平。
杭州諾貝爾陶瓷有限公司研發副總裁鐘樹銘用一句話高度概括了諾貝爾大板瓷拋磚的未來應用趨勢:“諾貝爾大板瓷拋磚用在哪里,未來的設計就在哪里。”
與此同時,權威機構CTR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相對于2016年下半年,瓷拋磚在2017年上半年銷售額增幅高達74%,遠超于同期陶瓷企業15%的營業收入增幅。
以上的市場利好也堅定了諾貝爾瓷磚推出瓷拋磚創新升級產品——大板瓷拋磚的信心。事實上,諾貝爾瓷磚的這次突破,不僅是立足于自身長期積累的生產制造營銷推廣能力,更是基于其獨創的SIMM-TEC核心技術,積極展開全球合作,率先引進了目前全球最大的陶瓷成型和打印設備——意大利SYSTEM公司的44000噸超大噸位成型壓機和1800mm超大寬度數字噴墨打印機,同時獨創大型國際性先進陶瓷裝飾設備,歷經數百次實驗,真正開創了獨一無二的大板瓷拋磚生產工藝,自主研發、設計和生產出全球首款大板瓷拋磚。
從這個角度上說,諾貝爾瓷磚的創新升級便有了濃烈的標桿意義。不僅對亟待浴火重生的瓷磚行業,甚至對在整體經歷轉型之痛的中國制造來說,都有先行先試的突破和引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