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廚電企業意圖明確:兩大路徑直面消費升級
進入2016年,國內家電市場消費需求疲軟的現狀仍未改觀。黑電市場持續滑坡,白電市場增長乏力,而廚電市場無疑成為家電行業中最閃亮的一顆星。
中怡康數據顯示,2016年1月-7月國內家電市場整體零售規模為9053億元,同比增長0.8%,而同期廚電市場規模達到480億元,同比增長14.8%,遠高于整體家電市場增長水平。廚電行業的亮眼業績,與房地產市場的拉動作用不無關系,而市場消費升級推動廚電產品結構升級,對于廚電市場的穩定增長也功不可沒。
在上周舉行的2016中國廚電高峰論壇上,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秘書長陳鋼表示,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廚電市場還能取得這么好的業績,主要原因在于企業不斷研究消費者痛點,提升產品品質、豐富產品的內涵和功能,同時也針對中國消費者開發出來更多的新產品,在產品創新和產品的升級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從產品生命周期向用戶生命周期管理轉移
整體家電市場的疲軟并沒有掩蓋住局部增長的事實,一股消費新勢力正在冉冉升起。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國中產階層正在快速的崛起,同時伴隨著互聯網成長的年輕新消費群體也在逐漸成熟。受此影響,中國廚電企業針對終端市場需求的變化正在進行新一輪的經營調整。
“以前產品太重要了,企業關注的是產品的上市期、成長期、成熟期和淘汰期”,老板電器電子商務部總經理蔣凌偉認為,現在企業正從原來的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向用戶生命周期管理進化,將用戶生命周期管理慢慢的跟用戶的痛點來進行結合,比方說消費者買了產品以后怎么樣解決他使用過程當中的問題。
在產品為王的時代,企業往往只會圍繞著冷冰冰的指標來進行技術創新。但是,隨著中國經濟水平的提高,消費者更加關注產品本身帶來的生活品質提升以及服務帶來消費體驗的滿足。而廚電企業對創新的關注點,也在從產品的功能、指標向用戶的體驗過程和烹飪結果方面轉移。
林內營銷部部長王延紅表示,現在的消費者更加重視廚房烹飪和料理功能,而廚電企業隨風而動發展智能化和健康化的產品就是一個很好的印證。比如說,現在的智能廚電慢慢具備了定時烹飪,自動熄火、防止溢鍋、語音提示等功能。出于用戶的健康考慮,防止異味、溫度控制、防止干燒等功能也逐漸得到應用推廣。
除了對傳統產品進行縱向的深度挖掘,橫向延伸開發新品類是中國廚電企業應對消費升級的又一法寶。“中國人對廚房的想象力相對比較匱乏,前段時間中國家電網帶隊到歐洲深入考察廚電廚房市場時發現,西方對于整個廚房生活方式和態度觀點確實是非常領先的”,老板電器品牌總監葉丹芃坦言,對于中國廚電市場來說,未來廚房里面一些新品類的增加和探索值得我們去關注。
著眼新興廚電品類的本土化創新
隨著品質生活的爆發,越來越多的新興廚電產品走進了國內消費者的廚房,新品類的導入也為廚電企業開辟了新的增量市場。中怡康數據顯示,2016年1—8月份電烤箱零售額規模達到30億元,同比增長42.5%,洗碗機零售額11.4億元,同比增長102.7%,蒸汽爐零售額規模12.2億元,同比增長108.4%。
中怡康廚電事業部總經理施婷表示,在2015年市面上的洗碗機產品大概是90多款,而到了今年已經發展到220多款。雖然跟其他產品相比洗碗機產品線還比較少,但是隨著企業的投入逐漸加大,將來洗碗機產品線將會進一步豐富。
雖然新興廚電品類表現出了驚人的爆發力,但是市場導入是一個漫長的培育過程,有數據顯示目前洗碗機在中式家庭的普及率不足1%。據了解,洗碗機進入中國市場已經有十幾年時間,由于飲食習慣、廚房結構以及消費觀念等因素的不同,在歐美市場普及率超過50%的洗碗機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現象。
不過隨著供需雙方的不斷磨合,中國廚電企業逐漸拋棄了是照搬西方的引入模式,逐漸開始誕生一批對中國家庭進行“量身打造”的新興廚電產品,比如海爾“小貝”、美的“中國潔”等。而且,隨著中國廚電企業“廚房體驗空間”計劃的提出和逐步落地,基于產品傳遞有形的價值的消費方式將會向基于體驗傳遞無形價值的方向升級、發展。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表示,廚電市場還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消費升級推動產品結構升級、新興廚電品類的快速增長以及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穩步推進,有望讓廚電成為家電行業的另一個支柱產業。(薛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