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出差或是不出差的周末,何晶珺基本都會例行一件事:體驗一個沒有住過的星級酒店,目的卻是為了游泳。日漸忙碌的創業,讓她覺得沒有動力再去健身房,但為了能堅持運動,她想到了這樣一種享受+運動的好方法,2016年過半,她已經在不同城市、不同區域的多個星級酒店里游了將近50公里。
這是何晶珺美好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她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獲取生活樂趣的秘訣,要么是一種獨特的方式,要么是讓人心情大好的物品,她的工作也與此相關,她創辦的上海萌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有款導購App--“LIFE美好生活指南”,正在試圖做你生命中“可終生相伴的 家居 生活良品集”。
這個在2016年3月21日才全面上線的App,面向的是20-30歲的白領人群,推薦泛 家居 生活消費升級的相關商品。根據萌萃提供的數據,它在100天的時間里就擁有了100萬用戶數,客單價在百元左右,月GMV逾百萬。
同時,作為一個新應用,它還先后登上了蘋果、小米、樂視、百度、360等應用商店的首頁,還獲得了華為啟蒙計劃推薦,抱回魅族應用商店的魅斯卡獎。
對一個新App來說,這成績著實令人矚目,它是如何做到的?
深挖“泛輕奢”購買力
LIFE美好生活指南是一個垂直類導購App,因此,何晶珺從一開始就認識到,它絕不是人群通吃,而是聚焦到“泛輕奢”這一人群。
在創業之前,她尤為注意一組數據,“中國泛輕奢人群不斷擴大,據網絡相關統計,輕奢人群2010年達到3億人,以每年一個百分點左右的速度增長,并迅速從沿海城市向內陸及二三線城市擴張,預計將在2020年達到5億左右”。
中國游客一直熱衷于去日本旅游、購物,僅2015年一個十一假期就貢獻了52億,讓日本商家賺的盆滿缽滿;同時,海淘等升級消費也說明了同樣一件事情:泛輕奢人群的購買力不能忽視。
“以前的電商是得屌絲者得天下,現在不是了,從人群的購買力和規模來說,泛輕奢人群更值得爭取,得這群人才能得天下。”何晶珺說。
在她看來,泛輕奢的主力人群有兩種,一是以90后、95后為代表的新世代人群,他們的父母有著很強的消費力,也大大影響了他們的消費觀;二是中產階級。
雖然看起來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群,但何晶珺告訴《天下網商》記者,這兩類人實際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關注的絕不只是價格,選購商品時更加注意細節、創意和品位,并更愿意為此買單。
由于萌萃的天使投資人是做文具用品的背景,萌萃先做了面向第一類新世代人群的App“賣萌貨”,這款App的二次元文化明顯,在制造與新世代人群黏性的同時,觸角較難觸及中產消費者,LIFE美好生活指南由此而產生。
LIFE美好生活指南所主打的人群也并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所理解的中產階級,而是更為年輕的85后、90后白領,滿足的是中產階級中年輕一族的生活場景。何晶珺解釋說,他們對不同年齡跨度的消費者進行了分析,即使都為中產,20-30歲與30歲以上的人對 家居 產品的購買力是不一樣的,后者的需求更多更難捉摸。同時,今年36歲的她認為給比自己年青的人群推薦 家居 好物更駕輕就熟的,“我現在用的或已習慣的東西,也許就是他們正想用的東西,我可以告訴他們我現在喜歡的,這較容易對標。”
天使輪投資方晨光創投表示:輕奢需求旺盛的85后新生消費群體已步入職場和婚姻,產生大量 家居 消費需求,但對于年輕的中產階級而言,目前 家居 各細分品類線上線下幾乎都沒有品質感強而可信賴的品牌和電商,LIFE美好生活指南抓住了這樣一群人的迫切需求。
從幾個月的運作情況來看,LIFE美好生活指南所押注的泛 家居 領域更寬廣且用戶基數更大,僅僅100天的時間就擁有了100萬用戶,發展勢頭比更早誕生的賣萌貨還要強勁,也遠遠超過了同類 家居 導購類App。
雜志質感十足的導購
導購類的App很多,但在 家居 這種大類中的競爭才剛剛開始,LIFE美好生活指南勝出的一個關鍵是對內容的把握上。
基于人群定下方向后,LIFE美好生活指南花了很多的力氣在做內容,說它是一個小型雜志社,也毫不言之過甚。
在創建萌萃后,何晶珺招的第一個崗位就是“主編”,目前,其內容團隊已有十幾人的規模,以做雜志式的精打細磨來做導購:他們每周五會開選題會,為下周的內容來提前做準備;編輯會根據自己所屬的模塊和條線來報選題,并在此選題下挑選好十個甚至更多的商品,這些選題要耗費他們周一到周四的大部分時間;主編則根據下一個階段的內容主題來篩選這些選題,把關每個選題的所選商品是否吻合主題、是否有格調等等。
如此下重力去做內容,何晶珺介紹說,這一方面是因為 家居 類商品的客單價普遍較高,用戶的決策時間會變長,需要用內容來做輔助,減少他的思考時間。
另一方面更為關鍵,從用戶的角度出發,LIFE美好生活指南想通過內容給他們提供以下價值:時間、美感和優品。
從時間維度來說,時間已是現代忙碌生活中最值得爭搶的資源,LIFE美好生活指南旨在幫助用戶省時間(save time)和殺時間(kill time)。如何讓用戶在短時間內接收到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十分重要。由此,它推出了一檔《八分鐘生活》的欄目,“這個欄目的瀏覽時間已經可以達到5分鐘。”何晶珺說,他們希望用戶了解信息后,可以減少對某件事情的投入時間,優化時間安排。另一個角度,LIFE美好生活指南作為 家居 雜志也逐漸成為用戶消磨時間的好幫手。
從美感來說,好的商品體現的是品位,同樣一類商品,LIFE美好生活指南希望能夠從浩瀚的商品中選出更具美感、更符合普世審美觀的商品,供用戶花同樣的錢做出更有價值的選擇。
而對于優品,這實際上是一種創造用戶功能需求的維度,“如果沒有告訴你原來做這件事是可以用這個工具的,用戶很難知道。不因不知過得挫,不要因為不知道有好東西的存在,而讓生活過得不精致。”因此,何晶珺認為LIFE美好生活指南能讓用戶在買買買的同時增長知識,“讓敗家有理,有理才敗家,Keep calm and buy buy buy,這才是我們的購物價值觀。”
除了自身內容團隊的投入外,LIFE美好生活指南還聯手一些內容專業創作者來打造LIFE美好生活指南的專屬內容欄目,《我的匠人朋友》、《我們不喝星巴克》、《以木為名》、《怪咖的自我修養》、《滿分舊物》等七個專欄已經在LIFE美好生活指南有了固定的更新時間和格調,比普通導購類專題相比,這類由雜志主編、匠人、創始人、專業漫畫家、DIY達人原創的內容制造了更高的黏性。
管理也是生產力
對于LIFE美好生活指南的快速成長,何晶珺認為,除了它以合適的人群定位和優質的內容,出現內容創業的風口上,還有一點也尤為關鍵,就是管理,用對了好的人,激發了好的人,產品自然也能少走點彎路。
“創業公司往往一開始太摳門,只找便宜的人,但實際上,把錢用在相對技能比較完善的人身上,這才是省錢。”何晶珺告訴《天下網商》記者,自己最初也在這上面吃過苦頭,貪便宜花幾千塊找來的設計,結果設計稿改來改去,哪都感覺不對,直到后來請來位資深設計,之前所有認為是問題的事都不再是問題了。
另外一件事也讓她對此感悟尤為深刻。賣萌貨推廣時,她還沒找到特別資深的推廣人員,待到LIFE美好生活指南上線時,人員到位了,上線第一天,包括蘋果應用商店、安卓主流市場在內的所有關鍵渠道,LIFE美好生活指南都得到了相應的免費推薦,除了產品本身優秀,推廣人員的人脈資源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同時,何晶珺也在自己管理方式上給員工一種可靠的感覺,盡管萌萃是一個從零開始的創業公司,但給員工的感覺卻不像是一家初創型公司,“氛圍、制度、管理都比較完善,我不會在任何的事情上虧待別人,比如按照最低工資交保險,也不做形式上的996。我常說不要因為做LIFE,做得沒有了LIFE,不然你怎么告訴我們的用戶,TA該過怎么的生活?”
曾在大型集團公司擔任副總裁的何晶珺談起了自己的三點工作理念——
“第一,效率為先。加班和不加班都是對的,不對的只有沒把事做完。作為初創公司,每天面對的變化很多,萌萃每天管理層早上會開晨會,確定每個部門當天的主要工作目標,一天80%的時間只能做三件事,工作量較大的事都拆成進度條,要么就當天別說你要做到這個進度,說就做完,不管加不加班。
第二,公私分明。我在工作上要求非常嚴厲,但在生活上我完全是另一個人,既隨和又易相處。工作上的事情從不會影響我對個人的判斷,玩的時候比誰都會玩。我經常告訴小伙伴,我們要的是激情工作、快樂生活、持續成長,所以工作上正確接受批評,積極改進,也能與公司共同成長。
第三,主動反饋。很多公司員工的負面情緒和抱怨出在這點上,公司的組織低效也問題出在這,因為他們往往形成的是被動反饋,最終形成死循環。什么是主動反饋?例如A和B溝通,A在7月1號需要B幫自己完成這件事情,B作為任務的接受方,就有了主動反饋的義務,在6月29日B就會主動反饋他是否能在7月1日完成,如果完不成,也主動與A商量怎么辦。由執行任務的人反復向提出任務的人進行反饋,而不是提出任務的人事事跟催執行任務的人。我要求我的團隊要不斷主動反饋,如果是這種氛圍,是非常容易合作和溝通的,大家是正向溝通的。在我們公司,任何事情等到我追問進度的時候,說明這個事情已經晚了。”
“一個Leader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組建團隊,讓團隊能夠激情工作。”她認為,這也是LIFE美好生活指南突飛猛進的一個重要原因。(來源:天下網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