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6日11點16分,彩生活[HK01778]生態圈啟動儀式在深圳舉行。E維修、E家政、E清潔等20多家平臺企業代表、投資人和彩生活服務集團高層管理團隊悉數出席。彩生活服務集團總裁唐學斌表示,彩生活生態圈的啟動為提速社區O2O、完成彩生活智慧社區構建了新的里程碑。
作為國內較早涉足社區O2O,又是率先進入資本市場的“中國社區服務第一股”,彩生活生態圈正式啟動當天就與20多家代表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而這種“互聯網+資本”的雙驅聯動態勢,也引來了業內人士的普遍關注。
對此,彩生活總裁唐學斌表示,彩生活生態圈的啟動是為了讓更多投資人參與到生態系統中來。傳統企業大多只是埋頭苦干,而新興的互聯網企業我們必須一邊干一邊對接資本市場,通過資本來增強我們生存的能力。
2016年6月6日,彩生活[HK01778]生態圈啟動儀式在深圳舉行
立足社區服務品質提速生態圈布局
據悉,在彩生活打造的社區平臺生態圈中,后端可以將傳統物業服務、新興社區O2O垂直服務打包整合,前端則可以共同部署更多的社區服務場景,最終通過平臺服務與合作伙伴進行收益分成。
談及為何要在彩生活社區建立一個更具包容性的生態圈?唐學斌告訴記者,業主在小區中不單單是需要好的生活環境,同時也需要維修、安全、孩子的教育、老人的健康管理、 家居 清潔等服務。而任何一項服務,業主都希望尋找到匹配度高的工作人員來完成。彩生活構建生態圈,選擇優秀企業進駐,讓業主可以通過這一平臺可以更直觀、有針對性、更便捷的選擇服務內容。同樣,對于提供服務的企業來說,他們更需要彩生活這一平臺擴展業務。
唐學斌表示,彩生活生態圈是基于彩生活14年社區服務運營的沉淀,生態圈涵蓋兩大基礎。
第一大基礎,彩生活通過物業管理模式的不斷更新,學習傳統物業中的精華,并開創出“互聯網+”模式,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目前彩生活已經管理服務面積近四億平米,多達三千個社區,服務一千萬業主,這是一個巨大的海量社區市場。
第二大基礎,以前的社區管理如同一片貧瘠的沙漠,普通的產品與服務在這片沙漠中幾乎無法生存。而彩生活通過精心培育,精心研究探索出來最優質化的產品與服務,它們猶如一顆種子,能夠在彩生活服務集團管理的這片社區土壤生根發芽。這些產品和服務將讓社區商業荒漠,逐漸固化,逐漸穩定,產生商機,并通過商業聯系成為一個逐步完善的系統。
唐學斌相信這些微小的、稚嫩的產品和服務,將是中國社區和中國互聯網上不可或缺的力量。其中可能會產生很多的“獨角獸”,很多的百億甚至千億級企業。因為社區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一個很大的市場,而互聯網則要求每一個具體的服務和產品都需要落地。社區是一個很好的場景和入口。而彩生活社區生態圈,就是這樣一個無比廣闊的市場。
彩生活服務集團總裁唐學斌:“彩生活生態圈的啟動是彩生活智慧社區構建的新里程碑。”
彩生活仍是一個走在前沿的“互聯網+”企業
從上述唐學斌談到的兩大基礎可以看出,第一大基礎是以規模為主,第二大基礎是以效率為主。
唐學斌強調彩生活由規模轉為效率,是不是意味著彩生活將減速擴張而深耕細作社區建設了呢?
唐學斌說,“物業管理實際上只是一個土壤,它并不是特別賺錢的行業。彩生活服務上千萬戶人口,而彩生活每年的利潤也就3個億,也就是說一個家庭,我們提供了一年服務,才收益一百塊錢。這種生意怎么能夠算得上賺錢的‘暴利’?所以現階段彩生活的主要任務并非簡單的擴展規模。”
據唐學斌透露,即便是在并購開元國際這樣的大腕級高端物業管理企業時,彩生活考慮得最多的還是如何攜手開元各取優勢,撬動社區潛力,完成社區增值,實現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當前彩生活生態圈的發展,唐學斌認為要把握好如下要點。唐學斌說:“社區生態圈宛如一盤圍棋,圍棋的精神可以作為社區生態圈的一個核心理念。移動互聯網給整個世界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變化對任何行業都會產生巨大的沖擊力。原來做企業,很多人只是注重個體企業的發展,強調補短板。現在變了,每個企業都是生態圈里的一員,大家施展長處,可以做到更完美。”
“只有我們相互團結協作,力量才會變大。這個力量不是來自于權力,而是‘來自于利益共享,互相協助。”唐學斌指出,在惡劣的沙漠環境下想要更好地生存下去,大家更應該像圍棋一樣互相協助,互相連接,遵循圍棋的思維發展之路。
唐學斌坦言,現在面對的市場如同一個沙漠,生存的環境相對惡劣。“我們需要更多的水分、養分。這促使我們必須一邊干一邊對接資本市場,通過資本來增強我們生存的能力。”唐學斌說。
值得一提的是,唐學斌的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啟動儀式現場投資人代表松禾資本合伙人袁宏偉和盈泰投資董事長龍熙霖等資本大佬的贊同。
袁宏偉表示,在互聯網時代發展的今天,彩生活是一個互聯網思維和利用資本運營較為深入的企業。她相信在資本和互聯網技術的助推下,隨著各大產品公司的加入,彩生活生態圈的社區服務能將社區沙漠轉變成一片綠洲。換句話說,彩生活仍然是“互聯網+”時代,走在時代前沿的一家公司。(張婷 吳僑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