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飛信關停”的消息令網民們唏噓不已。盡管飛信官方很快出來辟謠,聲稱飛信未死,而是即將融合通信業務與飛信業務升級為“和飛信”,但顯然其傳統的通訊模式已經難以順應時代的需求。此前,中國電信宣布將逐步取消移動國內的長途和漫游費,似乎更加印證了這一理論,畢竟在互聯網當道的今天,通訊基礎服務商早已優勢不在。要么死亡,要么變革,儼然成為這些昔日大佬所要面臨的必然之路。
當今時代,互聯網經濟下的通訊服務正在面臨一個質的抉擇。5月5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廣電頒布了《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批準中國電信在全國范圍內經營互聯網國內數據傳送業務、國內通信設施服務業務,這意味著中國廣電已經成為國內的第四大電信運營商,這正是用戶應用服務商倒逼寬帶接入商的第一案例。
另一方面,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使傳統電信業務運營商應接不暇,
其中,微信、QQ等互聯網通訊工具的興起,不斷搶占行業市場。BAT互聯網更是將游戲、在線教育、視頻、零售、金融、物流等全部納入網絡藍海,悄然取代著傳統基礎運營商。在市場經濟當道的今天,基礎運營商早已失去了基本的優勢。
時至今日,隨著國家政策的進一步放寬,正統血脈已無力游走于互聯網江湖。2014年12月25日,工信部發布了《關于向民間資本開放寬帶接入市場的通告》,隨后長城寬帶等首批三家企業獲得民營寬帶運營商牌照,開始正式進軍行業市場。越來越多新生力量的注入,對于傳統基礎運營商而言儼然成為全新的挑戰。
那么,基礎運營商該如何面對這一困局呢?或許,創新提高、利民固本方是王道。長城寬帶的崛起似乎更能回答這一問題。五月世界電信日之際,長城寬帶推出365元一年尊享50M帶寬的促銷鉅惠,以“一天一元”為主打,引來網民的廣泛關注。此次促銷,用戶在辦理寬帶的基礎上還可以得到全新升級的大麥盒子,暢享電視收看、在線視頻、遠程教育、主機游戲等多元應用,堪稱史無前例的超大優惠。
與此同時,在長城寬帶的技術創新之下,用戶可以在長城官網一站式購齊100M的寬帶接入、千兆的大麥路由器、OTT應用,真正獲得智能化、易用化的現代數字 家居 體驗。特別是長城寬帶主推的在線教育品牌——鵬云課程,將50余家國內外名師名校學習資源、超1000個精品課程、35000部教學視頻納入家中,涵蓋幼兒、親子、小學、成人教育、家庭教育全體系,這一智能家庭教育模式更是贏得萬千喝彩。
服務與創新是搶占行業市場的關鍵,對于廣大網民關注的“提速降費”,長城寬帶同樣走在前列。作為首個率先提出50M-100M、甚至1000M的運營商,長城寬帶已連續兩年蟬聯網速排行第一,短短幾年已在上海擁有1/3的市場份額,在此基礎上,長城寬帶率先推出 “一天一元”的最大優惠,同時將大麥盒子以硬件使用費100元、視訊費99元的價格回饋用戶,如果選擇2年寬帶套餐,可以免去一年大麥盒子的費用,3年的話大麥盒子費用全免,這些利民固本的方式正是用戶多年來所期盼的。
通訊基礎服務商在互聯網經濟十字路口到底應該向左還是向右?與中國廣電的倒掛模式相比,長城寬帶等有著豐富用戶資源的寬帶接入商擁有更大體量的家庭接入用戶與較低的獲客成本,在通往“最后一公里”的資源、技術、服務領域獨具優勢,無論是當前長城寬帶的智能家庭產業生態鏈,還是面向用戶需求的多元創新打法,都引領著未來的主流趨勢。從這一角度而言,長城寬帶基于現有家庭應用場景順勢而為,在應用端發力,拓展創新,讓利于民,似乎更有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