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如櫻花的初戀是什么感覺?初戀是看到對方的時候神情慌張,面部發紅,心跳加速;初戀是在深夜里偷偷給ta寫情書;初戀是兩人擁抱時感受彼此的溫度……初戀是大家心中的小秘密,忘不了的初戀,更忘不了當初那段青澀而珍貴的時光。如果各個年代都能在廣州櫻花節談個甜蜜初戀,該是什么滋味?
不同年代有著不同初戀的甜蜜感情歷程:60年的含蓄內斂、70年的清純懵懂、80年的真摯浪漫、90年的敢愛敢恨。這不同的感情色彩刻畫出每個年代人對初戀難忘的情懷。廣州櫻花,恰甜如初戀,演繹每一個時代的不同風情。


60年的甜美初戀含蓄而內斂,那時的人們會因為一個舉手投足,一首詩朗誦,一場表彰會而對一個人怦然心動。在內心的小鹿亂撞下,回家提筆寫下一封還帶著革命感情的求愛信,大體如:XX同志,XX活動以后,回想當時的場景歷歷在目。你的發言完全表達了工人階級真摯的情感........"最后落款總忘不了來上一句“將我們的熱情投入到祖國建設中去,攜手同行,共勉”之類的。就這樣一封信也是反復斟酌,寫了撕,撕了寫,在隱隱約約覺得對方應該能夠明白自己那個意思后,才在信內附上自己的照片,托人轉交或由郵局寄去。恰如廣州櫻花,在三月的微風吹拂下,輕柔而內斂地表達初戀的甜美心意。


70年,這是一代伴隨著改革開放和中國社會體制轉型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那時候的初戀因為互相接觸而更加甜美,男女談戀愛公園是首選,在公園的長椅上一坐,說說悄悄話就已經很滿足了。在沒人的時候如果能拉拉小手,親上一個就能樂上半天,回味許久。恰如廣州櫻花,輕輕飄落,為三月的春光增添一抹旖旎而甜蜜的風情。

80年是個特殊的群體,他們雖然沒有經歷戰爭、文革、挨餓的年代,但他們的成長經歷了中國變化最大的時刻。從BB機、大哥大到現在的觸屏手機;從錄音機到現在的手機代替任何音樂播放器……情竇初開的他們在遭遇初戀時,更加大膽也更加柔情蜜意。在節日給初戀送祝福卡片、巧克力,寫情書向初戀告白,趁著下課時間偷偷放在初戀的抽屜里。80年代的初戀,就像半開的廣州櫻花,有著半露琵琶半遮面的調皮與甜蜜。
90年們的初戀更加大膽和甜蜜。他們出生在中國信息飛速發展的年代,他們年輕、活躍、勇于接受新鮮事物的態度,對待感情很直接,敢愛敢恨,只要是喜歡的人,都會當面勇敢說出來。“壁咚”、“耍酷”…則是90們常用的撩妹絕招。所有大膽的事情都做了,讓初戀更顯甜美萬分。恰如熱烈開放的廣州櫻花,傾情開放成初戀甜蜜的笑顏。

無論是充滿革命色彩的情感,還是敢愛敢恨、追求愛情的勇敢,每一代人都珍藏著關于初戀的珍貴回憶。初戀猶如廣州櫻花,春日里萌動綻放、傾情而別致。今年春日,帶上你愛的ta到從化賞賞櫻花,也是件浪漫而甜蜜萬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