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落幕的消費電子展(CES),向來被視為科技趨勢風向球之一。從今年展場上可以發現,虛擬裝置、無人機、智能汽車、智能家庭等四大領域,是今年展覽的焦點。
物聯網架構逐漸完整,也讓智能家電的概念越來越明朗。拓墣產業研究所表示,去年全球智能家庭,含家庭自動化、能源管理、家電娛樂、家電自動化系統等,所帶來 的商機約有500億美金;今年將有560至570億美金,每年呈現緩步上升,預估到2019年全球商機將達800億美元。
智能家電商機 大,廠商對于各種產品布局越來越成熟,產品線也越多元。以冰箱為例,南韓LG此次在CES上推出全球第一款可以自動感應且自動開門的冰箱,搭載“Auto Door Open”系統;當使用者靠近時,冰箱能自動打開機門,目前已在量產,預估今年將在南韓跟北美上市。
三星也在CES亮相全新 的Family Hub冰箱,在提升食物管理部分,共有三個內建相機;于每次關門時可自動拍攝,使用者可透過智能型手機清楚瞭解冰箱的內容物。三星也與萬事達卡合作,透過 Family Hub冰箱提供互相串連的線上購物體驗,目前該款冰箱上市時間未定。

智能家庭物聯網垂直領域供應鏈 資料來源:拓墣產業研究所 制表:曾宛琳
拓墣產業研究所物聯網分析師劉耕睿表示,從整體發展趨勢來看,目前智能家電各廠商所推出的平臺都不相同,但產品同質性卻很高,彼此通訊標準差很多,導致消費者用起來沒有想像中便利;雖然各家科技大廠都在智能家電領域細心耕耘,但看起來仍是“各玩各的”。
臺灣廠商部分,劉耕睿表示,目前智能家電不能普及的原因是價格過高,且不同廠商所推出的家電又無法相容,消費者要下載許多控制家中家電的APP。加上消費者仍沒有很強的購買意愿,也就是沒有“一定得買”的誘因出現,因為實用、生活化才是消費者購買家電優先考量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