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的軟裝行業迅速發展,硝煙四起。全國各地都呈現出一股軟裝行業發展熱潮,廝殺混戰中,大品牌加速圈地戰,小企業野蠻生長。整體的快速發展使軟裝一體化成為大趨勢。不能否認的是,這樣的大環境一面是對 家居 軟裝市場藏有巨大潛力的肯定,另一面則是無度墾荒的企業亂象。渠道單一且分散;低端軟裝消費一直占據市場主流,知名度高的軟裝品牌寥寥;產品同質化嚴重,模式單一;軟裝產品以次充好,創意抄襲;真正的軟裝設計師匱乏等,令興起后的軟裝市場不得不面臨日趨嚴重的挑戰。軟裝市場究竟該何去何從?
互聯網時代軟裝行業探路者
業內人士指出:傳統 家居 軟裝行業在“線下”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少,而“線上”帶來的客戶相對較多。2015年,“移動互聯網”氣息撲面而來,無所不在。有一群人敏銳地嗅到軟裝行業這塊蛋糕的香氣,將其與移動互聯網融合,推出了移動互聯網軟裝搭配平臺居+。
其實早在居+誕生前,已有不少 家居 品牌和軟裝線下賣場有意試水互聯網。然而他們的嘗試往往止步于銷售環節。所謂的互聯網+與軟裝的聯系,就是將 家居 產品放在電商平臺上售賣,而設計需求、設計意圖、質量控制、線下的體驗都沒能同步跟上,帶來的收益自然也不盡如人意。
對居+來說,打破困局的關鍵,是要有明確的定位。居+創始人張先偉表示:“移動互聯網是一個風口,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站在風口上,而是運用互聯網思維玩轉產品。我們想做互聯網軟裝行業的探路者和領頭人。”為此,居+提出了“重軟裝輕硬裝,連接軟裝設計師, 家居 品牌和用戶”這一品牌理念。不再是單純的針對軟裝業主銷售家具產品,而是構建一個社交平臺,實現軟裝設計師、 家居 品牌和軟裝用戶三方的無縫對接。
居+界面
規模化專業化的市場期待創新
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的軟裝行業就已被推進普羅大眾的視野中。在發展過程中,行業勢必會日趨規范化、專業化。經營者和消費者更加期待的,是行業內的創新。
對于傳統模式下,軟裝 家居 產品中間環節過多,價格不透明,產品單一,聯系專業設計師難度大等問題,居+逐一給出對策,各個擊破。
在居+平臺上,軟裝設計師、 家居 品牌、軟裝用戶之間不再有中間商二次贏利,實現了最高的性價比和軟裝成交率。居+的創新點還在于聚集了一批頂尖軟裝設計師,用戶可以在線選擇設計師和軟裝產品,并與設計師溝通,根據自己的住宅情況具體定制軟裝 家居 。設計師只要打開APP就可以把作品或規劃圖拍攝下來,傳達給客戶。真正的為客戶節省了時間、成本和距離,設計師本身也借線上平臺推廣設計和作品,積累口碑、聚集人氣,獲得利益回報。
在大眾軟裝市場上,能在消費者心中形成主導的中高端專業軟裝賣場品牌還未出現,兼顧設計美學和性價比的品牌仍然乏善可陳。對居+來說,當前的目標即是憑借優化的社交電商平臺,搶占移動互聯網軟裝巨頭這塊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