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通過打造業內首個透明工廠,將其背后的生產線,向全球公開,讓體驗成為產品和服務以外的全新提供物,引領制造行業進入體驗經濟時代。當我們去賣場買東西時,只能看到直觀的看到一件產品的外觀、形狀,接觸不到其背后研發、設計、生產的過程,而海爾卻改變了這一傳統的消費模式,通過打造業內首個透明工廠,將其背后的生產線,向全球公開,讓體驗成為產品和服務以外的全新提供物,引領制造行業進入體驗經濟時代。
互聯網最大的影響是消滅了距離,用戶的知情權和話語權被放大,企業與用戶信息不對稱的局面發生了逆轉。這就要求企業必須拆除圍墻,消除一切阻礙用戶與企業交流的鴻溝,讓用戶真正參與到企業的生產制造環節中。而海爾在全部互聯工廠中安裝了攝像頭,全球的消費者可以通過分布在工廠內的攝像頭,直接監控到工廠內的實時生產畫面,打通了用戶與企業之間的溝通障礙,真正了解產品生產過程,變被動的消費為主動的體驗。
記者了解到,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終端,隨時隨地觀看到包括全球行業首創的自動化物流配送系統——沈陽U殼智能配送線、世界上首個外機前裝智能機器人社區——鄭州空調總裝外機機器人社區、世界上第一條抽空、灌注智能無人線——鄭州抽空、灌注智能無人線在內的6條互聯工廠先進的生產線,真正近距離的了解到產品的生產制造過程。
家電專家羅清啟表示,海爾“透明工廠”揭開了讓用戶全流程參與的序幕,透明工廠不再是一個物理場所,而成為一個網絡空間,產品制造工廠變成了用戶黏著的社區。事實上,從2011年開始,海爾便謀劃建設數字化互聯工廠,通過對傳統生產模式的顛覆與升級,以滿足用戶全流程最佳體驗為中心,打造按需設計、按需制造、按需配送的互聯工廠體系,讓用戶通過定制參與到產品的設計、研發和生產中來,而透明工廠的建立更是讓用戶成為產品制造的監督者,做到真正以用戶為中心。
從未來的消費趨勢來看,用戶消費的不再是產品,而是一種體驗,這種體驗凝聚了用戶的靈感和感受,是在其他企業那里難以復制的。從這個層面來看,海爾開放互聯工廠第一次給了用戶充分的知情權和參與權,用戶的需求可以傳遞到企業中去,工廠的內涵和外延都被改變了,從物理狀態的“廠”變為網絡狀態下的“場”,前者對用戶是封閉的,而后者對用戶是開放的,這是為用戶提供差異化體驗的重要基礎,為全球制造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