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智能 家居 市場活人,從細分市場來看,美國是住宅自動化系統和設備最大的市場,2010年美國市場總額是32億美元,預計美國智能 家居 設備市場總額到2016年將達到55億美元,意味著2010年到2016年的年復合增長率達9.4%。此外,據市場預計,到2016年,在美國,僅為計算機和手機之外設備提供無線連接這一服務將為一些公司帶來近10億美元的收入。
美國由于居住環境多以別墅、獨體式房屋為主,所以智能 家居 一發展就更側重信息網絡的聯通,家庭娛樂的控制等方面。同時由于美國經濟較我國發達,家庭能夠承擔較多的冗余設備,這也為美國智能 家居 行業的創新創造了更加廣闊的想象空間。同時智能 家居 的技術不斷創新與推廣使得智能 家居 的單價有所下降,有效促進了智能 家居 設備的推廣。
與美國市場相比,中國智能 家居 市場相對還比較落后,但在某些方面卻有著神奇的相似之處,從美國智能 家居 市場的發展,中國有何可以借鑒的呢?
最近總部在美國的手機電視遙控及內容發現平臺Peel做了一次市場調查,想了解全球用戶對于用手機遙控電視的需求有多大。
結果出人意料:中國用戶紛紛將手機的萬能遙控功能列為自己最看重的功能,遠遠高于移動支付、指紋識別以及心率檢測。有72%的用戶認為萬能遙控是他們選擇購買智能手機的時候非常看重的功能。

但是美國用戶對此則相對要冷淡許多,在以上功能四選一的情況下,參與調查的美國人有29%選擇萬能遙控,27%的人選擇指紋識別,26%的人選擇移動支付,17%的人選擇心率檢測。同一個問題,參與調查的中國人有73%選擇萬能遙控。
對于這種差別,Peel聯合創始人、CEO Thiru Arunachalam表示,這是因為在中國人們有更多的家用電器等需要遙控。而在美國,大多數家庭都有中央空調和暖氣系統,不需要頻繁控制。

從Peel的這份調查可以看出,中美用戶對智能 家居 的理解和需求大不一樣。在我看來,這背后的原因是人們生活方式的差異。Peel曾進入中國家庭了解人們是如何看電視的,后來發現全世界的人看電視的方式沒有太大差異。但具體到電視的內容,人們觀看電視時候的互動行為等,差異就會越來越明顯。
事實上,從互聯網發展趨勢來看,中國雖然落后美國一些年,但用戶需求基本是一致的:門戶、搜索、電商。但隨著市場越來越成熟,各種僅適合當地市場的產品開始越來越多的出現。
而智能 家居 則可以算作更高層次的用戶需求,用戶對智能 家居 的體驗會更個性化。讓一個中國人住到一個美國家庭,他必然會有很多不習慣的地方;反之亦然。一個美國人打造的智能之家,對中國人可能會覺得這簡直是一個麻煩之家。
通過Peel的這份調查還發現,全世界人民都把更好的攝像頭列為自己買新手機時最看重的功能之一。現在已經有了采用Android操作系統并且可以聯網的照相機,那么,未來這些設備是否會來搶走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