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今天,由光明日報社主辦的“森林中國·首屆中國生態英雄”評選結果在京正式揭曉。
今天,由光明日報社主辦的“森林中國·首屆中國生態英雄”評選結果在京正式揭曉。十位獲得“生態英雄”稱號的個人分別是:李旻果、向其柏、李斌、吐爾遜·吐拉克、毛陽位、張志武、衛澤珍、華振峰、朱彩芹、吳慶賢。活動還揭曉了三個生態英雄團體獎:海南鸚哥嶺自然保護區管理站青年團隊、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此外,原韓國駐華大使權丙鉉獲得了生態英雄國際友人獎。
在歷時七個多月的尋找和發現過程中,各地各部門層層推薦,網友積極投票,專家認真評議,確定了30名入圍者,并于光明日報的顯要位置對入圍候選人的感人事跡予以公示。最后,又經過組委會的進一步評議,最終產生了10位生態英雄個人、3個生態英雄團體以及一位生態英雄國際友人。
這些生態英雄中,有冒著生命危險救護野生動物、在自己臉上留下永久性傷疤的太原動物園副園長衛澤珍;有意外失去雙腿,卻“踏遍”內蒙古大興安嶺綽源生態功能區3100平方公里森林的張志武;有通曉英、法、俄、拉丁語4種語言,足跡遍布中國所有省份,八十歲高齡仍然堅持植物分類學科研的著名植物學家向其柏;還有52年間成功栽種112萬畝人工林,每年提供生態服務價值超過120億元的河北塞罕壩林場;有用雙腳丈量青山,用執著對待科研,創造了森林保護奇跡、扎根海南鸚哥嶺的青年團隊等。
本次活動得到了共青團中央和國家林業局的大力支持,光華科技基金會、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中國生態文化協會、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作為活動的戰略合作單位也對本次活動給予了大力協助。此外,本次活動還得到了包括大自然棕床墊、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在內的一些公益企業的支持。活動通過尋找生態建設第一線的“生態英雄”們,挖掘他們身上可歌可泣的故事,旨在通過榜樣的力量,弘揚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進而吸引更多的公眾參與到生態保護中來。
當天下午,還召開了“綠色化與制度創新峰會”,一批專家學者、政府官員與企業家以及本屆獲獎的“生態英雄”們齊聚一堂,共同就“綠色化與制度創新”的相關問題展開討論,共謀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