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家協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主席團主席、北京元亨利硬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波先生
文/蔡之岳
6月26日至29日,由中國家協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紅木家具精品品鑒會,將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隆重舉辦。
以紅木家具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家具行業近年來獲得了巨大發展,以中式家具、 家居 為主體風格的生活方式風靡現代社會。在行業步入調整,日益朝著集約化、精品化發展的今天,中國紅木家具精品品鑒會的舉辦將為人們帶來什么樣的啟示?本報典藏特刊專訪了中國家協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主席團主席、北京元亨利硬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波先生——
行業調整期,精品家具為市場樹立新標桿
楊波先生認為,今年這屆品鑒會將是有史以來前所未見的一次品鑒會。一方面,參展企業都會拿出潛心耕耘了一段時間打造的精品力作;另一方面,在展位的搭建上大家也會各展身手,爭奇斗艷。
“以前生意好時,廠家生產了就能賣,大家只顧忙市場擴門店,沒有心思搞研發,抓管理。對于想抓品牌建設的企業來說,現在迎來了一個好時機,可以靜下心來調整產品線,搞好研發,深化企業管理,這是企業出精品、出藝術品的前提。管理環節抓好了,還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大家鉚著勁兒努力了一年,肯定都會拿出自己最好的產品示人,在這屆品鑒會上吸引更多眼球,一決高下。”
楊波先生接著分析:“精品家具面世后,可以為市場樹立標桿,同時也為收藏家提供了具有升值預期的藝術品。這幾年社會上都在講紅木家具值得購買和投資收藏,但客觀上說,并非所有用紅木材料制作的家具都值得投資收藏。歷史告訴我們,只有達到藝術品級別的紅木家具精品,才能夠真正滿足人們的投資收藏需求。縱觀近年拍賣市場出現的明清紅木家具,它們都是作為古董藝術品傳世和進行交易的。達到藝術品級別,才會有收藏和傳世價值。比如現在都說行情低迷,但在今年三月份紐約佳士得安思遠專場拍賣會上,所有明清家具都以高出預估價很多的價位成交,這很能說明問題。”
身為古典家具、藝術品領域的收藏大家,楊波先生提醒消費者:“當代紅木家具是在繼承明清家具精華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我們站在前人肩膀上,弘揚傳統文化藝術的結晶。同時也要看到,因為行業發展過快,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良莠不齊的現象,對紅木家具的認知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審美眼光,只有多看精品,才能培養好眼力。中國家協和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連續三屆舉辦這樣的精品品鑒會,就是為了樹立行業標桿,正確引導消費,讓全社會真正了解什么是精品,對我們行業發展充滿信心。”
楊波強調,精品品鑒會是紅木家具領域規格最高的展會,是由國家輕工業局指導下的中國家具協會主辦,中國家協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組織實施,不僅規格高,而且出發點很正,之所以叫“品鑒會”,就是因其沒有過多的商業目的,主要宗旨是展現行業最新風貌,通過精品展示引領行業發展,引導市場消費。
元亨利文化藝術示范館
營建“中式 家居 ”,促進民族文化自覺
中國紅木家具精品品鑒會已成功舉辦了兩屆,反響越來越好。楊波先生透露:“第一屆時帶有嘗試的心理,沒想到一試之下,企業都以自己最好陣容打擂比武,共同學習和借鑒之下,奠定了高起點和影響力,當時就有不少企業希望也能加入這樣高級別品鑒會,許多消費者也呼吁多舉辦類似的高質量展會。去年舉辦第二屆品鑒會時,比第一屆有了不少改進。比如元亨利,第一屆因時間倉促用了以前的老展位硬件,到了第二屆提前幾個月設計制作新展位,參照中國傳統古建筑和室內陳設,做出了中式 家居 的空間感覺,人們走入后帶著體驗的心情觀賞家具陳設和中式氛圍,具有很強的文化感染力。展會期間得到了家協領導高度贊揚,并獲得了展位設計大獎。今年第三屆,元亨利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文化內涵和藝術氛圍,可以預期比去年效果還要好。”
本次品鑒會的主題為“打造當代中式 家居 ”。楊波先生告訴筆者,早在2003至2005年,民族文化的自覺就在中式 家居 文化復興上體現了出來,開始出現一批采用中式裝修的高端酒店和會所,一些先知先覺者在自己的別墅 家居 環境中也引入中式 家居 概念。
十年來,中式 家居 日益深入人心,這樣的時代需要建立一個以中國文化為基礎的現代 家居 生活概念,在個性化的私人空間里恢復中國居室的人文價值觀念,正本清源,讓民族的傳統和習俗重新回歸。中式 家居 是以傳統家具為主體營造的,涉及到更加廣泛的文化領域、思想研究領域和整個 家居 設計領域,也涉及到大眾的共同認識。而與生活和傳統最為貼近的紅木家具行業,承擔起在新時代重建中式 家居 的重任,就成為義不容辭的責任。只有把中國傳統家具中的文化內涵充分發掘出來,打造出具有當代審美觀念、服從現代生活方式的中式 家居 ,紅木家具行業發展才具有長遠意義。
品鑒會將通過中式 家居 氛圍的營造,體現出中國傳統棲居文化的魅力。通過這樣一個高端交流展示平臺,拉近全社會與傳統紅木家具和中式 家居 的距離,讓人零距離品評、鑒賞家具 家居 ,共同推動紅木市場的復蘇和傳統家具行業的發展。
以元亨利參展作品為例,管窺本屆品鑒會亮點
據楊波先生介紹,紅木家具精品品鑒會的主要特色之一就是行業新品發布平臺,今年新推出的精美制作將反映出紅木家具設計師、生產企業為新時代打造中式 家居 做出的努力。其次,品鑒會還將成為行業交流和活動的重要場所,比如,本屆品鑒會指定位于居然之家麗澤店的“紅木大會堂”和位于東南四環的家和家美“紅木第一城”為兩個分會場,屆時將在兩個分會場舉辦若干同期活動。此外,根據流程設置將頒發“2015金斧獎中國傳統家具設計大賽”的相關獎項,并在以往單品獎項的基礎上增加了成套家具的獎項評選。
在記者強烈要求下,楊先生順便透露了元亨利參加這屆品鑒會的作品陣容:
其一是仿清早期柿底紋系列紫檀精品家具,如精雕柿底紋中堂十二件套、書房系列、臥室系列和多種款式桌案類紫檀家具。這些紫檀家具擁有如下特點:形制上均以明式家具為藍本,雕刻紋飾為清盛世代表性吉祥紋樣“柿底紋”,寓意“事事如意”并有很好的觀賞性,充分體現清代宮廷“紫檀工”底蘊。所用紫檀皆為大料,絕無拼補,做工精細,氣勢磅礴。它們從設計、制作、打磨到后期工藝處理都十分到位,重工大料,材美工良,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每件都可視為傳世精品。
其二是元亨利以白酸枝(奧氏黃檀)打造的明式風格家具,如白酸枝書房系列家具、客廳家具、臥室家具和餐廳家具等。據介紹,白酸枝有很好的歷史傳承,早在明晚期即被用來制作傳統家具,近年來在收藏市場屢屢出現,常被人誤認為是黃花梨加以收藏。目前資源日漸稀缺,大料越來越少,隨著紅木家具消費者日漸年輕化,明式風格白酸枝家具也日愈被人看好,其升值前景有望在短短幾年內遠超其他種類的紅酸枝家具。
元亨利還將攜帶一件重頭作品——雙面油畫三屏風,亮相這屆品鑒會。作為屏心的雙面油畫技法獨特,極耗時日,據透露,光油畫就讓畫家畫了數月之久。傳統的屏風采用的都是雕花,為適應當代中式文化,元亨利這款屏風銳意創新,引入了雙面油畫形式,并采用德國進口、厚度為2毫米的玻璃進行裝裱,其獨特的視覺效果將會成為這屆品鑒會引人關注的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