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2015年10月26日—29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上把“綠色發展”作為了五大發展理念之一,“十三五”期間要求繼續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在此次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生態”再次成為了重點討論的主題之一。事實上,自從1935年首次提出“生態系統”概念之后,“生態”逐漸從一個理念變成了行動,時至今下,更是幾乎成為了全民的共識。何謂“生態”,簡單來說,就是人與自然能夠實現和諧共處,那么,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該如何保護生態呢?
據了解,即使現在大部分人都還有一個誤區:保護生態與經濟發展是對立的。產生這個誤區的原因,無疑是來源于歷史上的幾次工業革命和經濟浪潮,因為在那期間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達到了十分嚴重的程度。但如今,在科技的推動下,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改善的雙贏已不再是空談。
企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力源,是能通過升級轉型改造為綠色企業,從而對生態不再造成破壞的,尤其是國內的 家居 建材行業,隨著“生態”觀念逐漸深入人心,人們對于朝夕相處的 家居 產品的環保性能尤為關注,這就要求 家居 建材品牌一方面在向消費者推銷成型的家具時不斷引入“生態”概念的同時,另一方面在生產的過程中也要將“生態”理念植入進去,“(因為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做到了將‘生態’貫穿始終,才是真正的生態產品。”霍爾茨生態體系木門北京地區的銷售人員面對記者的訪問時這樣表示。
據了解,霍爾茨生態體系木門是國內 家居 建材行業首個獲得“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認定的木門品牌,縱觀其在“生態”上下的工夫,從2002年成立開始,霍爾茨生態體系木門便對產品的環保做了極為嚴格的規定,在國家政策和“生態發展”理念的推動下,更是進行了全面升級。霍爾茨生態體系木門的源頭來自長白山露水河刨花板廠,采用的原材主要來自國家林業局在長白山開采后的剩余木材,這樣一個“變廢為寶”的過程,對保護長白山生態環境平衡,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而在露水河附近,隨處可見到成群的燕子在屋檐下搭窩,不懼來人來回飛旋,完美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正如霍爾茨木門市場部總監楊旭所說的那樣,“‘生態’更深層的意義,即是人與自然保持和諧、平衡的狀態。”
由此可見,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說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因此,推進傳統企業綠色改造,為經濟轉型升級添加強勁的“綠色動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當下產業變革的方向,在這一點上,霍爾茨生態體系木門無疑是開啟了一個非常好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