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2到2014,連續三年陶瓷行業的增速均大幅放緩,這給陶瓷行業帶來的啟示就是行業格局要有變。是的,連續三年來陶瓷行業始終在走老路,在經營模式、終端建設、庫存備貨等方面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改變。面對這樣的形勢,很多陶瓷企業在2015年醒悟過來,準備開始著手應對不利局面。要想顛覆舊格局,擺脫不利影響,必須要創新。
經營創新,多元優勢集合方能坐看風云變幻
根據市場形勢來看,大量備貨,盲目擴張產量的方式風險很高,不可取。冠珠、新中源、金尊玉•大理石瓷磚等國內陶瓷巨頭紛紛采取穩健的產品經營策略,進一步優化熱銷產品和低溫產品的結構,為熱銷產品提供庫存保障,為低溫產品削減產量和庫存。
此外,很多大企業也在縮減新渠道、新終端的投入力度,開始重點打造優勢終端和優勢渠道。當前行業產能過剩明顯,市場需求難有大幅度增長,大量擴建新廠、新店、新渠道風險太大,收益周期太長。強化現有終端和渠道的掌控力,一方面可以避免遭到對手“分羹”,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經營風險,穩中有升的拉動銷量和業績。
在銷售終端的服務質量建設上,金尊玉•大理石瓷磚更加關注對客戶的直接追蹤和反饋,注意對終端商的服務質量進行管理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市場競爭激化的情況下,客戶有意無意的會將多個供應商放在一起比較,從中挑選更合適的進行合作。金尊玉•大理石瓷磚強化與客戶的溝通,就客戶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讓客戶看到了企業負責的態度,更容易建立穩定、牢固的客戶關系。
謀定而后動,急于出手不一定是好事
做企業要善于掌握時事。在如今的市場形勢下,一鼓作氣的加大產量,踴躍鋪貨并不一定是好事。企業應該樹立一種全局觀,看看同行業都是怎么做的,它們有取得了怎樣的回報和成果,從中尋找啟發和靈感,同時也可以避免與同行業采取同樣的經營策略。謀定而后動,這有時候比“笨鳥先飛”要實用的多,關鍵在于陶瓷企業能夠放下原來“有貨源就有銷量,有終端就有業績”的觀念,真正以謹慎的態度面對市場。
采取這樣的經營策略,可以在風險最低的情況下獲得更加靈活的生存機遇。比如高端定制市場需求旺盛,企業就可以投入資金建立定制產品生產線;比如主打特色細分市場好做,企業就可以投入經費打造婚慶專用瓷磚、兒童房專用瓷磚、高防滑專用地磚等……總之,見機行事比孤注一擲更好用,值得廣大陶瓷企業好好參悟。(來源:陶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