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越來越向往在大自然中享受生活,或恬靜悠閑地度假,或是充滿活力地徒步,更甚者登上雪山潛入大海。自然賦予我們多種詮釋生活的方法,法國詩人蘭波曾有句名言“生活在別處”這句話生動而美麗。可如果沒有時間出去放個長假,你是否想過讓你和你的家人們在家中親近自然,在鬧市中返璞歸真呢?將園藝帶入生活中既能放松身心,陪伴家人,親老親子,又能鍛煉孩子和老人的心智、體力、美化環境。
在此筆者給大家普及一種在歐美非常流行的健康生活方式----園藝療法。園藝療法的理念目前在國內了解的人還不多。非常有幸筆者曾在“中國國際花卉園藝展覽會(Hortiflorexpo IPM Shanghai展)”上了解了一些園藝療法的理念和方法。
園藝療法,實際就是利用園藝來治療。美國越來越多的衛生醫療機構,從醫院到老年護理院再到精神病院等,都在青睞“園藝療法”,用園藝活動來作為治療病人的一種手段。
“園藝療法”要求人們從事各種盆栽花木、花壇制作以及庭園花卉種植等各種園藝活動,因為是把具有自然美的各種植物材料按照自己的布置、種植、養護,使其成為有生命力的藝術品,所以這方面的治療或活動,能夠改善心跳速度,改善情緒,減輕疼痛,消除人們不安的心理與急躁情緒,增加活力,強化運動機能,張揚氣氛,對人體心理、生理的康復具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同時還能培養人們的創作激情,抑制沖動。因為植物的種植需要慎重并有持續性,所以還可以培養人的忍耐力與注意力,增強行動的計劃性,增強責任感樹立自信心。
另外,參加集體性的園藝療法活動,還能使人們以花木園藝為話題,產生共鳴,促進交流,培養與他人的協調性,提高社交能力。為花壇除草摘除枯萎花朵、掃除落葉等活動,對自己的生活環境利用花木進行美化綠化,或者自己所負責的盆花、花壇開出漂亮的花朵,在增強自信的同時,還體會到自己為大家做了有益的事情,培養自己的環境美化意識和習慣,增強公共道德觀念。
家中如有頑童,與其追在其后對其劣行聲聲苛責,不如將其旺盛的精力疏導到花卉種植中,親子陪伴,助其茁壯成長。
如家中有行動不便的長者或有待康復的人士,往往會因為身體不適,心情灰暗,存在自卑、焦慮、消極的態度,通過進行簡單的園藝活動,比如:修剪枝葉、簡單地翻土或澆水、與植物一起曬太陽……經過肢體地協調、注意力的集中、觸覺//視覺/平衡感等刺激感覺、適度的疲勞感等,可以消除他們的不良情緒,有助于減輕疾病的痛苦,增強體質。
有專家曾對數千名中老年女性調查后發現,每星期能做兩個半小時園藝工作的女性,身體充滿活力,不容易發胖,靜止時心率較低,比那些經常陷于沉重家務勞動中的女性體質健康。
職場人士往往承受著上有老、下有小的窘境,陪得了孩子,常常無法顧及到老父母,照顧父母的同時,往往難以兼顧對孩子的陪伴和教育。事業家庭的多重壓力,常常還使職場人士陷入壓力山大,難以自拔。
這下有了園藝療法可好了,我們家中的玄關、花園、陽臺、露臺、辦公室的園藝角等均進行園藝活動,通過自己動手種植,享受植物的色彩、香味、質感、水聲、昆蟲活動等刺激我們的感官,感受自然的美好,建立信心,鍛煉肌體,最終達到放松身心的效果,為都市中的快節奏人士放慢生活。
除了一些常規的花草,目前觀賞蔬菜也得到了很多都市人的擁躉。在家中種植一些既可以觀賞又可以食用的觀賞蔬菜,不僅能使家人享受到現摘先吃的真正綠色無公害的食品,還能在家中滿眼綠意中增加空氣中的含氧量,真可謂一舉多得。
據了解,今年4月22-24日,第17屆中國國際花卉園藝展Hortiflorexpo IPM Shanghai展又將拉開帷幕,筆者也將前往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觀摩。本屆的規模據說是創歷史之最,目前已躍居亞洲最大的花卉園藝展,現場有600余家海內外企業參加,不僅有奇花異草和玲瑯滿目的園藝用品,還有家庭園藝論壇和整整3天的插花表演可以免費觀摩。職場人士有興趣的話,不妨一同前往,看一看,學一學,淘一淘,讓我們的生活與園藝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注意點:Hortiflorexpo IPM Shanghai展系專業貿易展,謝絕兒童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