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共治,暢享消費。隨著3.15的日漸臨近,2015消費維權年的主題正引起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關注。記者注意到,中消協秘書長常宇在闡釋該年度主題涵義時,提到了兩個關鍵點:一是努力開創消費維權新局面,二是積極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這種闡釋,切中了中國市場消費環境治理的要害,也反映出了中國市場和消費者面對的共同尷尬。
眾所周知,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國家自2014年以來一直在堅持并強化擴大內需的政策,諸如鼓勵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奉行積極的貨幣政策等,也都取得了顯著效果。然而,內需是被激發了,購買力也被釋放了,但中國市場卻不是唯一的受益者。統計數據顯示,僅2015年春節期間,就有多達45萬名中國游客赴日本購物,消費近60億人民幣。更叫人大跌眼鏡的是,國人搶購回來的產品也不是什么高新科技產品,而是電飯煲、馬桶蓋、東北大米等中國市場上常見的消費品。
不是沒有內需,是對國內市場不放心
不愿意在國內市場購物,關鍵是傷不起!近年來熱衷于參加海外代購的陳小姐告訴記者,她是從購買孩子奶粉時開始選擇海外產品的,然后逐漸延伸到其他生活用品。陳小姐表示,受國內市場及產品在各個領域都層出不窮的問題事件影響,她對當前的國內消費環境確實不太放心,所以在關系到孩子、健康等日常生活中相對重要的消費問題上,她寧愿多花一點錢、多等幾天時間以尋求海外代購,圖得就是放心。“我不怕維權難,就怕萬一出了事,結果我傷不起。”陳小姐說。
陳小姐的心聲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國內消費市場就像一個雷區,可以相信絕大多數產品都是安全可靠的,但誰又愿意冒險成為那個萬一的踩雷者呢?如果說陳小姐的動機和代購行為尚可理解,那也確實有相當一部分人的海外消費行為略顯盲目。春節前,財經作家吳曉波就有一篇評論文章說到赴日本旅游的國人搶購電飯煲和馬桶蓋的現象,并引發了國人對中國制造的網絡熱議,一時間將格力空調、恒潔衛浴、美的電飯煲等代表中國制造“臉面”的領軍企業推上了風口浪尖。
孫先生就是龐大的海外“盲目”購物大軍中的一員,他赴日本旅游時不僅購買了電飯煲和馬桶蓋,還有東北大米。孫先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知道自己購買的很多日本產品都是中國生產的,他并不懷疑中國制造的能力,只是對日本的市場標準更有信心。換言之,孫先生認為國內市場環境存在暢享消費的障礙,包括方興未艾的網購,都存在很多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不到位的問題,讓自己無法放心購買。
孫先生說,他很懷念十幾年前櫻花吸油煙機的那個電視廣告,一位郵遞員騎著自行車跋山涉水給消費者送去油網,那雖然只是一個企業的售后服務宣傳,但描述的卻是自己向往的沒有后顧之憂的市場消費環境,雖然今天也有很多優秀企業已經做得更好,比如廚之寶紅外線灶承諾終身免費更換輻射板,恒潔衛浴提出1350陽光服務體系等等,但整個國內市場環境距離無憂消費尚有很大差距,這不是少數幾個優秀企業通過自身努力就能改善的,需要各行各業以及政府的攜手共治才能實現。
事實上,孫先生的感受也早已是國內市場的共識。不久前剛剛落幕的首屆中國 家居 建材品牌發展論壇上,格力空調董事長董明珠感慨道:實際上我們中國的產品有一些是真的很優秀,但是確實有一些企業因為長期的投機心理而帶壞了整個行業。恒潔衛浴董事長謝偉藩也對中日馬桶做了一番比較,幾乎在節水、智能、健康等每一個領域,恒潔的馬桶功能都絕對不輸于日本,謝偉藩無奈地表示:其實,就馬桶本身而言,國人完全沒必要去日本購買。
第五項權利:不為消費后果操心的權利
不是沒有內需,也不是中國制造不行,而是消費者對國內市場環境沒有信心,所謂“失民心者失天下”,這是中國市場與消費者面對的共同尷尬。若期待消費在當前經濟發展現狀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就要改變現狀,并開創消費維權的新局面,從積極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開始,讓消費者愿意消費、無憂消費、暢享消費。
1962年3月15日,美國總統肯尼迪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消費者四項權利”,即安全消費的權利、消費時被告知基本事實的權利、選擇的權利、呼吁的權利,也因此有了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但結合今天的中國市場環境特點及消費現狀來看,消費者的權利有必要再增加一項,即消費者應享有不為消費后果操心的權利,這是中國消費者對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提出的要求,也是中國市場充分釋放消費能力的前提與保障。
實現消費環境改善,雖然任重道遠,但是必經之路。至少令人欣喜的是,通過2015年3.15“攜手共治,暢享消費”的年度主題,我們看到了關于改善國內市場環境的更廣泛的共識。事實上,每個人都是消費者,讓我們都能在陽光下暢享消費,就像在在陽光下暢享呼吸一樣。借用當前很火的一句網絡流行語:穹頂之下,不是你一個人,我們同呼吸共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