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藍科技 聞瀾
1月23日,在廣州發起了一場名為“孤獨者粘會”的眾籌活動,近四百位參與者感受到了別樣的情懷。
發起人之一為國內資深媒體人段傳敏,另一位則被稱為智囊,他就是電蟒科技董事長、喜馬拉雅廣告董事長趙輝。
這場名為“孤獨者粘會”獲得之前,在網上的眾籌限量版電蟒云音響僅有123臺,正寓意了1月23日“孤獨者粘會”。僅兩天時間,它們就被認購一空。
活動當天,當123位“孤獨者粘會”會員收到限量定制版電蟒云音響,并聽到久違的音樂時,一種老男人的傷感瞬間滑落。
這是電蟒科技自2014年6月18日發布全球首款高端智能云音響——電蟒云音響以來,第一次通過眾籌限量版的方式在朋友圈內試水并一舉成功。
小范圍的活動成功不僅因產品和技術,更凝聚了一種情懷和一種懷舊文化。在以“60后”、“70后”為主體的“孤獨者粘會”上,電蟒云音響用情懷串起了那個時代的人,用情懷喚起了兩代人的記憶。
別談技術談情懷
還有多少人聽音樂?還有多少人和家人一起聽音樂?
盡管在互聯網時代人們聽音樂的載體越來越碎片化,但音樂聽眾卻占據絕對的優勢。《全民調查網》在2012年9月21日至2013年4月28日針對314位網民進行了在線調查,結果顯示:60%的人每天都會聽音樂,其中79.2%的人聽音樂的途徑是聽歌,66.7%的人會使用免費下載工具。如果通過網絡在線聽音樂的話,絕大部分人不愿意支付費用,他們所占比例高達79.2%。
音樂無國界。大洋彼岸的美國聽眾對音樂更是愛不釋手,只是他們和中國聽眾有明顯的不同。太平洋電腦網上刊登的《美國調查顯示:人們有一半時間仍在聽電臺》一文有這樣的內容:2014年美國Edison Research調查機構指出:目前美國仍有過半數的人收聽音樂的方式是以廣播電臺為主。
這項調查結果的樣本取自2096位年齡大于13歲的美國受訪者,調查時間為2014年5月,這些受訪者平均每天會耗費4小時5分鐘聽音樂,而這四小時中,有52%受訪者的時間會花在無線廣播電臺這種平臺上;有20.3%的受訪者會自購音樂產品(CD、數字音樂);其余受訪者則是通過其他方式聽音樂。
“這么多人仍然喜歡聽音樂,說明音樂永遠不死。只是,互聯網時代對聽眾獲取音樂的渠道、載體進行了顛覆。電蟒云音響顛覆的不是產品,而是把技術隱匿在情懷里,強調能帶給人幸福初心的情懷。每一代喜歡音樂的人,都會有不同的情懷,而電蟒云音響能讓不同人群可以找到所需的音樂空間,在那里聆聽或釋放。”趙輝說。
在中國廣告圈內知名度頗高的趙輝,大學期間曾是一個典型的搖滾愛好者。生于70年代的他曾經發誓讓搖滾音樂伴隨一生,只不過后來他卻選擇了廣告。
若干年后再殺回馬槍,重拾音樂情懷,趙輝先是打動了自己。趙輝在骨子里不懂技術,他的特長是用創意為科技服務,而且善于整合資源。
“喜馬拉雅廣告、聯合廣晟資產、國光電器、同方股份等多家企業成立了電蟒科技,共同打造電蟒云音響,目前在國內音響行業,技術上絕對是處于領先水平。電蟒云音響是情懷的融合劑,靜下心來,音樂能觸摸到每個人內心最柔軟的一面,能讓每個人感動。因此,我們不談技術,只談情懷。”電蟒CMO蔡偉杰說。
情懷,在互聯網的快節奏時代是一種自我反思的手段和智慧。互聯網時代,打動一群人的產品未必是靠技術,而是這群人發自內心的精神力量和曾經的共鳴。
其實,“孤獨者粘會”會員喜愛眾籌限量版電蟒云音響和趙輝個人知名度無關。“電蟒云音響似乎是一代人的集體覺醒,他讓我們這群老男人重回當年的時代。聽到音樂,就有一種給故人打電話的沖動。這個產品的營銷創意是最大的賣點,它能打動人的情懷。我參與眾籌不是基于趙輝,是讓我可以靜靜地回憶。”會員秋天來了如是說。
為什么要談商業模式?
有人說:“電蟒只是玩概念。”事實上,真正的產品是用概念打動消費者。特斯拉電動車全球風靡是因為節能環保概念打動消費者,電蟒云音響能打動不同時代的人卻是因為情懷。
電蟒云音響和傳統的錄音機及其他視聽產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涵蓋國內外所有熱門、經典與個性的音樂,包括180萬首云曲庫和160個音樂頻道。
“音響行業的創新是基于生態圈中的軟件+硬件+內容+情懷要素,比如云音響連上WIFI就像平板一樣可以播放音樂。我們同時擁有多項專利技術。真正的智能,是讓用戶體驗中感受,我們要傳遞的應該是產品文化而不應過于強調技術。歐美成熟的產品都強調文化和情懷,中國產品則始終強調技術。在產品文化創意方面,至少中國落后歐洲30年。”趙輝說。
一場“孤獨者粘會”,讓趙輝對產品的銷售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認知。但問題是,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僅用情懷能維系多久?
有人公開質疑:電蟒云音響就是一個失敗的產品,趙輝并不懂商業的基本規則,也不懂營銷和品牌的本質。
如果說情懷能打動60、70后消費者,電蟒云音響該如何面對80、90后消費主體?未來的商業模式如何構建?
“為什么要談商業模式?電蟒云音響能打動‘60后’和‘70后’,‘孤獨者粘會’中限量定制電蟒云音響只是一個試金石,說明在這一群體中有共鳴。 ‘80后’和‘90后’極具個性化,但我們同樣能創造他們的需求。把產品定位于情懷,未來幾年就不會強調商業模式,我們要探詢的正是在互聯網裹挾下最能觸動消費者的到底是什么。當我們發現情懷可能就是想要的答案時,我們先不考慮贏利,而是考慮如何讓更多的人尋找情懷。電蟒云音響從誕生第一天,我們就不是把贏利放在首位,所以,我為什么要談商業模式?”趙輝說。
這似乎戳中了中國互聯網環境的某處隱秘所在。在互聯網和智能產品高度發達背景下,很多產品容易忽略的就是情懷。其實,無論產品怎樣迭代更替,打動消費者的一定是情懷。
強調情懷,其本質恰恰是忽略資本市場長袖善舞,不急于搶地盤,而始終圍繞產品的核心競爭力賦予文化標簽,這是以拙制巧。
談情懷不談產品,趙輝并非第一人。2014年底,思路網總裁劉宸在一次論壇上表示,不管是中小賣家還是大賣家,產品在互聯網時代要有逼格,就是所謂的情懷。在未來,“80后”和“90后”的感性遠遠超過理性。這些商機往往是企業要考慮的,產品不一定是冷冰冰的商品,一定要富有感情的東西和生命在里面。
智能化時代,速度快了,但幸福感少了,被智能化綁架的情懷,逐漸吞噬一群人殘存的記憶。用科技智造,重新尋找幸福感,哪怕是每天短暫的五分鐘,閉上眼睛聽聽音樂,都能找到一份久違的安寧。
這是電蟒云音響的使命嗎?趙輝不愿承認。互聯網時代,任何承認或否定,都可能遭到批判或抵觸,趙輝并不怕這些,他更想專心致致地發現新生代情懷的痛點所在,何苦來回應這些問題!
國際禪學大師、地球禪者洪啟嵩在為《幸福是什么》這本書做序時指出:生產者告訴我們,高科技能帶來更有效率、更幸福的生活。事實上如何呢?這些改變帶來了生活中的許多便利,但也帶來了無法找回的變化。
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初心,在智能產品無法與生活割裂的時代,用智能產品尋找幸福的初心,尋找久違的情懷,或許是一種最優的選擇。
在全球最幸福的國家不丹,國民幸福指數之所以全球最高,正是不丹國王認為只有追求國民心靈的幸福,才是國家永續經營的根基。
我們無法預言電蟒云音響的未來,也無法預言情懷到底能打動多少消費者,但趙輝的執著就是試圖尋找互聯網裹挾下的那份情懷和幸福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