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小米掌門人雷軍大張旗鼓的宣布要進入 家裝 領域,豪擲6000萬元投資陳煒的“愛空間”,其699元/㎡的超低價、20天完工、手機監工的新潮模式瞬間賺足了市場眼球。然而,就在大眾還在消化這“驚天一聲雷”時,小米愛空間的“抄襲門”事件卻擠上頭條。網友爆料稱,小米愛空間的產品調性、口號、產品配置、標準施工等方面均抄襲了另外一款互聯網裝修產品——百變加。
百變加是有住網發布的首款互聯網 家裝 產品,筆者曾經在2014年7月19日參加過百變加產品發布會,對百變加提倡的“一站式裝修”理念和1.0產品的特點都比較理解,也曾去過小米愛空間的樣板間實地考察,雖然是初涉 家裝 行業,但是小米樣板間的設計效果還是很值得推崇的。
“抄襲”的聲浪很高,“借鑒”的聲音也有,那么,到底是小米照搬了百變加的創意,還是這根本只是一場誤會呢?下面,筆者就來為大家理清一下此次“抄襲門”事件。
二者多處雷同 抄襲有跡可循
眼下, 家裝 市場的亂象遭人詬病已久,前期推銷高價材料、施工隊伍不配合性、工期反復拖延等情況早已不是新鮮事,傳統 家裝 行業的形象在消費者心中并不怎么正向,經濟適用、省時、省力的裝修方式才是真正適合年輕人的。消費需求決定市場走向,能夠真正解放年輕人的裝修解決方案是很有市場潛力的,勢必會打破現在的尷尬局面,百變加和愛空間均看到了這個苗頭,遂紛紛瞄準了互聯網 家裝 市場。
小米抄襲百變加,確實有跡可循,因為二者有太多的相同之處。
一、口號一致。百變加是最適合80、90年輕消費群體的裝修方式,主張顛覆傳統 家裝 規則,小米愛空間則是“解放一代年輕人”,PK傳統 家裝 。
二、產品配置雷同。都是硬件打包,一個599\㎡,一個699\㎡。
三、都不用去現場監工。百變加通過APP質檢和監工,小米愛空間則通過微信群監工。
四、都是標準化施工,二者都有成熟的施工工藝,嚴格的檢驗標準,并按要求時時質檢,自檢互檢相結合。
此外,諸如免費服務條款、工期、盈利模式等方面,百變加和小米愛空間也驚人雷同,但是參考二者上市的時間節點,百變加比小米愛空間早了將近四個月,這是小米被指“抄襲”的最主要原因。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樹葉,盡管百變加和小米仿佛一母同胞,但是他們也存在明顯的差異點,不能全部混為一談。
二者要認清側重點 最好產品才是王道
眼下,這股“抄襲風”已經在各大論壇炒的沸沸揚揚,但是撇開抄襲這個話題,筆者認為,無論是已經上市半年的百變加,還是初出茅廬的小米愛空間,在高調的“宣誓主權”時,都沒有搞清楚 家裝 事宜的側重點問題,從宣傳口徑來看,二者都是不明智的。
一、工期長短并不重要,關鍵要保證質量。45天交房理論上可以完成,但是如果綜合考慮曬晾、氣候限制、夜間或周末施工、前期部品的供貨等客觀條件,百變在45天內是根本無法完成裝修的,除非能保證膩子干透、地板防水、墻壁不干裂、衛生間不漏水等。小米宣揚的20天完工,僅是施工期,不包括3個月的備貨期,20天里完工,除非工人只要錢、不要命、沒日沒夜的全天作業,這么拼的話,顯然勞動法也是看不過去的。
二、工人是否自有并不重要,關鍵是能把活干好。有住 家居 的工人是長期服務于房地產商的勞務團隊,能覆蓋全國20多個城市,有豐富的公裝經驗,小米自己培養工人僅在北京,成本很高,但是這些都不是消費者關注的焦點,無論黑貓白貓,能抓耗子才是好貓。
三、供應鏈強弱也不重要,關鍵要保證供應及時。有住 家居 有長期服務房地產的供應鏈整合能力,前段時間還與恒大簽訂300億訂單,可以降低采購成本,最大程度上讓利消費者;小米愛空間背后的博洛尼多是加盟店形式,代理商當地談采購鏈,所以沒有強大的供應鏈支撐。但是無論供應鏈是否強大,只要能保證物料及時供應,保質、保量的按時進場,不在關鍵時刻掉鏈子就可以。
不管是“抄襲”,還是“借鑒”,小米愛空間顯得都過于草率,百變加本身就是“瑕疵品”,漏洞和問題都不少,并且出過重大的裝修失誤,導致業主不滿,最后以砸掉重裝收場。小米如果真的是照搬照抄,以后遇到的問題,與百變加相比只會多,不會少,最后貽笑大方、悲劇收場。
產品,才是核心競爭力,做好產品才是王道。為了避免此次“抄襲門”事件擴大或以后被翻出來說道,小米在今后的產品研發中,應該著重差異化創新,展示產品的獨特性,徹底把“抄襲說”扼殺在搖籃里。而百變加已經有了經驗教訓,今后更應該努力做好產品,注重產品的完善性、可操作性,降低事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