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人才品牌大整合 成都家具尋求新進化

制圖司婉靖
近日,四川家具行業高管動向事件備受業界關注,在離開帝標 家居 7個月時間的彭歡,再次回歸帝標總裁位置,而且還引來了兩大四川家具品牌的整合,即帝標和彭歡新創的品牌古卓合并,人才與品牌整合開始上演,引起全行業關注和議論。這一系列的市場變化,折射出了成都家具變革升級之旅中的種種蛻變和進化。
9月16日,四川家具行業高管動向事件備受關注,高管成為行業發展的核心,帝標 家居 迎舊帥總裁彭歡,繼續履職該公司的總裁,而帝標品牌與彭歡新創的品牌古卓合并,成為帝標公司旗下核心品牌,兩種商業模式并行不悖,成為行業新亮點。以“成都家具半新都”的行業關注再次聚焦新都家具產業,突顯產業在新都的變革升級。
從成都家具產業發展的歷史來看,經過20多年的發展,家具成為成都市十大支柱產業之一。2005年,成都家具產業園落戶新都龍橋及其周邊,資本、人才、技術等相繼導入,成都家具進入資源重組和制造再分配的新階段。在隨后的《成都市家具產業集群發展規劃》中,新都區被定位于“家具產業集群發展核心區”,明確提出將成都的家具產業園打造“集生產、研發、商貿為一體的成都家具產業集群的核心區域,”并在園區內建立一個“擁有 家居 產業鏈各節點產品的大型展示和批發中心”,提升成都家具的整體形象。
轉型升級
打造西部家具產業新高地
事實上,從2009年開始,中國家具產業園迅速布局,從廣東到河北,從江蘇到四川,規模不同,功能各異的家具產業園紛紛建立。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300畝以上的家具產業園上百處。在這一股產業布局的浪潮中,成都家具產業園以中國西部規模最大,歷史積淀最久,配套最為齊全,規劃完善等優勢,在東部沿海傳統制造業東退西進的過程中,占得先機。
目前,以成都家具產業園為重心的成都家具已形成高端制造、現代商貿、原輔配套三維拉動、環環相扣的發展格局。如今,成都家具產業園又到了從發展期向成熟期轉變的關鍵節點,如何從“規模化園區時代”向“功能化園區時代”轉變,打造西部家具產業新高地,是園區面臨的重大而現實的課題。
以新都為核心的成都家具產業,已經建成或正在開發的 家居 產業項目體量龐大。家和家園國際 家居 商城占地239畝,計劃總投資約20億元;中潤歐洲城占地600畝,投資60億;愛燈堡西部燈飾采購中心投資10億元,打造西部燈飾高地…… 家居 產業全業態全品類覆蓋,極大提升了成都 家居 以及相關產業在全國的影響力。產業資本的注入,商業項目的運營,無疑盤活了園區內的企業生產制造。以生產聚集商貿,以商貿帶動生產的升級模式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渠道。
集群發展
政府主導變革創新之路
在成都家具產業園的帶動下,四川家具產業也完成了崇州、彭州、大邑沙渠、邛崍羊安以及“大成都”范圍內的仁壽、廣漢等幾大家具工業園區布局。眾多家具工業園區在規劃與發展中呈現出不同的互補局面,形成了以成都家具產業園為中心的家具制造流通商貿集群,輻射面覆蓋西南乃至全國。
今年7月,成都家具產業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薛德先在成都國際家具展上表示,整合是歷史賦予龍橋家博城的任務,而征程是家博城到達整合巔峰的方式。當前家具產業的競爭,就是產業鏈的競爭,哪個地區擁有最完善最高效的產業鏈,哪個地方就能在發展中占得先機。成都家具產業園將結合行業、企業優勢同仁一道,拋開傳統的思維,跳出舊有模式,在資源整合的大背景下,共創產業變革的創新之路。
目前,在新都龍橋以及周邊,聚集了如帝標、好風景、陽光林森等優秀 家居 企業。優質企業的聚集,在成都家具產業園基礎上,形成了從家具制造、研發、培訓、商貿到上游家具五金配套在內的全產業鏈集群,“中國龍橋 家居 博覽城”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應運而生。基于成都家具產業園深厚的家具制造流通基礎,龍橋 家居 博覽城充分體現了產業集群的優勢,在提高生產的專業化和社會化程度的同時,也提升了整個家具產業的綜合競爭力,彰顯出以新都為核心的四川家具區域品牌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