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價品已經成為商場促銷活動的“重頭戲”。圖/CFP
隨著裝修旺季的到來,各 家居 品牌已經展開銷售大戰,而促銷大戰中特價品永遠是商家用來拉攏人氣的重要“噱頭”。對于消費者來說,特價品的價格的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在購買時,特價品卻并不一定合適;而對商家來說,推出特價品是保持市場競爭的一種重要手段,也是吸引客流量的“神器”。
■ 市場走訪
“特價”產品爭奪市場
“特價”、“爆款”這樣的詞以前在 家居 團購會上經常見到,而在大環境不太景氣的今年,在 家居 賣場或 家居 品牌店里也屢屢能看到這樣的促銷詞匯。無論是 家居 、建材或 家裝 品牌,在做促銷活動的時候,常常用“特價”、“爆款”等超低價產品來吸引消費者。
剛剛過去的中秋節,對于 家裝 公司來說,并不是特別地令人興奮。在整個市場蛋糕縮小的情況下,同一節點太多商家搞活動、玩促銷,勢必會將市場更多地瓜分。從今年年初就可以看出來,小長假節點不再是商家的必爭之地,尤其是中秋節、端午節這些小長假,部分商家不會花大精力去攻占市場,現在每個周末都已成為 家裝 公司的促銷節點。而在十一黃金周之前的幾個周末,更是促銷重點。幾乎每個 家裝 公司都在9月份的周末推出大力度優惠活動,而在這些活動中,必然包括“特價品”。例如,裝修公司推出的促銷政策中,常出現“特價產品低至5折”的字眼,包括櫥柜、地板、壁紙、瓷磚、衛浴等建材產品,有的公司更將特價建材產品拍賣作為重點促銷內容,例如名品主材特價1元購、1元秒殺等活動。
同樣, 家居 賣場也少不了這樣的噱頭。賣場作為品牌管理方,將多家品牌集結在一起,每家品牌推出幾款“特價品”,也成為賣場常見的促銷方式。在此其中,1折、“底價”產品,往往成為最吸引眼球的促銷品,通常,這些便宜得誘人的產品限量出售。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般賣場組織幾十家品牌聯盟促銷活動,多家品牌享受賣場的巨額補貼,除了抽獎、送禮等活動,還推出多款超低價產品?,F在賣場客流量太少,為了吸引消費者,品牌愿意推出‘驚爆價’,配合賣場進行大型促銷活動。”
“特價”往往附有一定條件,不能直接享受。圖/CFP
特價品、爆款有限定
優惠的折扣自然吸引了不少消費者,不過,新京報記者走訪發現,一些折扣最大的特價品,要享受起來卻總有諸多門檻,不僅必須是指定產品,而且常常量小,或“買大送小”。
9月16日,新京報記者在西四環某大型 家居 賣場走訪時發現,在該賣場推出的促銷活動中,很多品牌都推出了“驚爆價”、“特價”產品。在科勒展廳內,一款淋浴柱的“驚爆價”為1499元,但限量10件。而在某瓷磚展廳內,一款原價328元/平米的瓷磚,推出的“驚爆價”為168元/平米。但該展廳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這款特價瓷磚促銷價僅為墻磚,地磚不包含在內,而且僅限200平米。
該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為了促銷活動,品牌拿出200平米做特價,200平米的特價賣完后,就不會再按特價銷售了。對于新京報記者“為什么這款磚能這么低價”的疑問,該銷售人員解釋說:“因為這款磚我們在外地有工程項目,量很大,所以從廠家拿貨的價格也特別低。并且,品牌參加此次活動,一是為了宣傳品牌的知名度;二是賣場補貼比較多;三是為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進店。”
對于該說法,德爾地板北京公司總經理王志明也表示贊同。他說:“有時候品牌會拿出一款產品做特價推廣,特別是新品出來以后,這個價格是為了吸引消費者,希望他們能更快更好地接受這些新產品,以此做好新產品的推廣并擴大品牌的影響力。”
■ 特價觀點
消費者:特價品可能數量不足
消費者胡女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她在一個大型賣場的“格萊美音樂陶瓷”專賣店,看到貼出的特價每平米20元、30元的特價瓷磚,進去后仔細咨詢才知道,這些產品都是尾貨,很多只剩下二三十平米,還不夠裝修一個稍大的衛生間。在銷售人員的指引下,看了其他的非特價品的瓷磚,價格都在每平米100多元。胡女士說:“很多特價品就是個噱頭,吸引你進店去看,但實際上你最后購買的并不一定是特價品,甚至是‘高價品’”。
商家:特價促銷成為常態
新中源陶瓷北京公司總經理沈琪告訴記者,對于陶瓷行業來說,特價促銷已經成為一個常態,很多消費者希望能買到物美價廉的產品,品牌一般都會拿出幾款產品做特價,這樣就可以吸引看重價格的消費者進店咨詢。在咨詢后,消費者購買的并不一定是特價品,而且還可能超出自己的預算。對于消費者來說,品牌進行特價更值得信任,大品牌做特價更有吸引力。
■ 消費提醒
質量要合格
特價產品也應該有好的質量,也必須符合國家有關產品質量、環保等方面的規定。質量不合格產品商家照樣要承擔責任,這一點也需注明。
要求可退補貨
瓷磚的特價品銷售比較快,所以在施工期上要把握好,也需和商家協調好退補貨的問題,最好是多買一些,要求在一定期限內可以退貨,最好在銷售合同上注明。
謹防以次充好
正規廠家生產的陶瓷產品,在產品的包裝箱都有產品的品牌名稱、明確的廠址、聯系電話等,購買時一定要看清楚。
特價樣品要注意瑕疵
由于樣品需要單獨包裝、送貨,運輸成本遠比批量運送高,因此一些商家并不愿意出售樣品。只有需要重新更換產品,才會考慮一次性出售樣品。一些商家在出售樣品時會限制送貨期限,或者特價品有瑕疵,但商家以“特價不退還”為由拒絕更換,如要購買這樣的樣品,不但要注意這些破損是否會影響使用以及美觀,還應該詢問能否修復,與商家約定如果出現新的破損是否能夠上門維修。
■ 特價陷阱
虛報原價
很多特價貨驚爆價產品,特地提高原價的價格,以顯示促銷價格特別優惠。在某賣場的優惠圖冊中,一款淋浴柱定價3000多元,“驚爆價”為1499元;但新京報記者在店內看到,該款淋浴柱標簽價為2000多元。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在活動之前,這款淋浴柱就已經在做促銷,目前價格為1599元,僅比“驚爆價”貴100元。
產品限量
在很多特價產品中,特價產品數量有限制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很多品牌的特價產品只有一件或幾件。比如1元/平米的特價地板,僅限量2平米,而消費者在裝修時,修鋪地板面積大多都在30平方米以上,2平米的價格跟無優惠沒有區別。
買大返小
通常一款特價產品的價格看上去很低,但在咨詢購買時,銷售人員則告訴消費者,這款產品僅有部分能特價。比如一款特價廚衛瓷磚,購買時發現只有地磚參加活動,而墻磚不參加活動。廚衛的地磚一般僅為幾平米,如果正價購買墻磚,特價購買的幾平米地磚,并沒有想象中的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