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宅公園
坐在上海馳往北京的高鐵上,百無聊賴的透過窗戶看著窗外的景色,火車一駛入華北地界,映入眼簾的滿滿都是濃厚的霧霾、低矮的平房,和高聳的冒著不知什么顏色濃煙的煙囪,頓感興致全無。
默然低頭刷著新聞客戶端,突然應景的彈出了一條:“李克強總理會見參加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的企業家代表談到了中國政府治污政策措施時表示,要用決戰決勝的信心、措施來治理污染。對中國來說,最突出的問題是水、大氣和土壤污染,它直接關系到人們每天的生活,直接關系到人們的健康,也關系到食品安全。所以中國政府必須負起責任,向這幾個重要領域的污染進行宣戰 。”
打心里不禁為本屆政府點個贊,真抓實干,盡為百姓民生。
紅磚時代已成歷史
想著想著思維開始無限放飛,不禁開始認真思考,我們到底應該做些什么?怎么做才能做到山清、水綠、民樂、國強。經?;叵肫鹉嵌温脷W游學的日子,出行的高鐵兩邊的風光總是讓人無限留戀,印象中總是藍藍的天寧靜的村落中坐落著一棟棟錯落有致、風格各異的小別墅,還有各種五彩斑斕的植物延向遠方。拉回思緒,回到現實,突然發現,也許答案就在鐵路兩邊這一排排低矮丑陋的磚瓦房,以及目前國內最傳統、最主要的蓋房材料——紅磚。
據歷史資料記載,國內使用磚的歷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古代各種大型建筑以使用青磚為主,在各種城樓、宮殿、廟宇、長城等建設中有廣泛應用,發展到上世紀中葉,紅磚(又名粘土磚)逐漸開始在我國墻體材料構成中占有“絕對統治”地位,中國也開始被稱為紅磚“王國”。在很多傳統的中國人心目中對紅磚也具有非常深厚的感情,認為只有紅磚蓋的房子才是真正的房子。
旅程結束,但是紅磚使用的事情卻一直縈繞在我心頭。我通過網絡、圖書館等渠道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檢索發現隨著中國城市化的進程與環境壓力的逐年增大,各級政府早就意識到紅磚的危害。21世紀初,國務院辦公廳先后幾次發文要求在全國567個城市分三批限時禁止實心粘土磚的生產和銷售,并要求最終達到在2010年底所有城市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
人民日報早在2000年5月15日曾撰文《紅磚即將退出歷史舞臺》,包括很多縣城也在逐步淘汰紅磚生產,但是效果不甚理想,到目前全國紅磚的產總量仍然巨大。據測算,全國范圍內仍有幾萬家小型磚廠還在開足馬力生產,據媒體曝光紅磚廠危害人身健康、污染環境和影響農作物的事件時有發生。但是由于生產紅磚的主要原料為直接取自于耕地的粘土,成本低廉。在這樣暴利的驅使下,大量黑磚窯只為一己私利,毀壞了子孫后代賴以生存發展的環境。
紅磚危害不容忽視
紅磚危害到底有哪些呢?紅磚生產的主要原材料為粘土或者沙土,在取材過程中會大量破壞耕地和河床。同樣,在生產過程中也需要占用大量耕地來存放成品和半成品。眾所周知,耕地屬于不可再生資源,且我國的耕地資源非常有限,僅占世界耕地總面積的7%。,卻要養活世界22%的人口。根據2005年國務院辦公廳國辦發[2005]33號文件顯示,全國每年大約有50萬畝農田被毀,其中很大一部分和燒制紅磚的取材有關。
紅磚燒制的過程中會造成巨大的環境污染。目前分布在各地的磚窯大多數規模小,沒有任何環保設施,大量廢氣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直接排入大氣中。根據2005年國務院辦公廳文件數據顯示,全國每年生產粘土磚消耗7000多萬噸標準煤,排放CO2 超過1.82億噸。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對紅磚的需求也是逐年攀升,污染物的排放也是水漲船高。
據統計,我國目前的建筑平均壽命只有30年,房屋建設材料中70%是墻體材料,其中紅磚占據絕對主導地位。且拆除后的紅磚不易分解和風化,目前也缺乏有效的方法來處理大量的紅磚建筑垃圾,只能通過掩埋,這也毀壞了大量土地。按照國務院相關文件規定的現在產量不超過4000億塊紅磚的保守數據計算,每年都會產生不少于200億噸的紅磚建筑垃圾。
用紅磚建設的房屋非常不安全。磚體硬度高,缺乏韌性和彈性,一旦發生地震等自然災害,就會發生墻倒屋塌傷害人身安全的慘劇,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在此就不多贅述了。
新型房屋粉墨登場
曾經,我們別無選擇,無論技術還是理念,不得不使用紅磚。但是,今天,隨著建筑科技的不斷進步,各種建筑新材料的飛速發展,全面取締危害嚴重的紅磚的條件已經成熟
隨便在網絡上檢索一番,就會發現已經有大量具有超前意識的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已經在開始生產,使用基于輕鋼體系,鋼木體系,純木結構的新型房屋。
新型房屋所選用的建筑材料都是基于鋼材、木材等環保材料,或者是爐渣,廢石,秸稈等廢物的再利用,因此生產新型房屋不但不會給環境增加污染,還會變廢為寶消化很多固體廢物。保護環境的同時創造經濟效益。
新型房屋的預制構件都是在工廠進行的,全流程采用先進的數字化生產技術,嚴格按照圖紙標準,一體化成型。產品標準化程度高,質量有絕對保障。
新型房屋的工業化程度高,隨著產量的增大成本會相應遞減,單就墻體而言,目前的造價就已經比傳統紅磚的低了,分布在大江南北的幾千家生產企業已經可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新型房屋的體系結構還決定了他在抗震、防風、抗雪,耐火等性能是明顯優于傳統紅磚建設房屋的。輕鋼密肋梁柱由螺栓、螺釘柔性連接,有效吸收地震能量,墻體與基礎設置抗拔、抗剪切連接件,且房屋整體質量輕,僅為傳統混凝土房屋質量的1/6,因此抗震性能比混凝土與紅磚房屋優越,滿足9度烈度抗震設防要求,在目前中國已發生的所有地震中,都不會完全倒塌;可抵御12級臺風,屋架、樓板、墻體、基礎各部位通過專用配件可靠牢固連接,能抵御12級臺風;屋面承雪可達1500mm,屋蓋雪荷載可根據氣候條件單獨設計,可滿足1.5米雪載要求;耐火極限滿足2.5h(二級)設計標準,墻體、樓板等部位采用專有技術,可滿足最大耐火極限3h。
新型房屋的結構設計壽命為90年;結構件均經過鍍鋅特殊防腐處理,因此可以保護鋼材防止銹蝕,延長鋼材的使用壽命;采用新型輕質圍護材料,不燃、不霉變、不蟲蛀;新型房屋采用先進的外保溫方式,滿足我國最新建筑節能標準,杜絕冷熱橋現象,使建筑遠離潮濕變形、霉變、銹蝕等傷害。獨有的熱反射及通風間層設計使得建筑圍護隔熱效果更優越,溫度可下降5-8℃。
完善的隔聲,減震技術,滿足國家建筑隔聲標準,特別是在人耳最敏感的250~1000Hz的音頻內,著重進行專業性的加強處理,締造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墻體及屋蓋內設通風間層,運用空氣密度與溫度差形成自然風效果;復合圍護構造內專設單向透氣層,使墻體及屋面具有“呼吸”功能,即室內濕氣可排向室外,而室外濕氣卻不能進入室內。
住宅公園應時而生
目前,房屋作為整體商品銷售最難協調的就是建房者物理位置過于分散,任何一家生產廠商都很難實現與所有建房者面對面溝通,即便建房者非常想買,因為自建房需求一般只有幾百平米,規模較小,房屋廠家實現現場安裝成本過高,導致目前各生產廠家只愿意承接規模較大的項目,對于自建房的小規模項目只能選擇戰略性放棄,但隨著信息化的飛速發展,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我們都登上了月球,難道還不能讓全國老百姓住上安全、舒適、節能和環境友好的新型房屋么?這個巨大的需求,需要有一些有識之士勇敢的站出來,去解決這個問題,造福百姓。
住宅公園應時而生。住宅公園是自建房的4S店,建房者可以在公園里參觀,選擇自己理想的住宅,滿意后現場交定金定制。用不了2個月,這棟美麗的小樓就可以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成。
住宅公園的巨大優勢是建房者可以預先看到自己將來房屋的造型、格局、采光效果等,可以體驗現代的智能 家居 的震撼效果,如果自己有獨特的需求,還能私人定制。這些房屋都屬于新型房屋,商品化程度高,建房所需的鋼結構、墻體、屋頂等都是在工廠預制的,只需要在現場組裝而已,這樣就極大地縮短了建房的周期,一棟房子僅需幾周就能建成。
資料顯示,早在2005年中國農村宅基地總量就達到911.6億m2,戶均面積為361m2 ,約2.5億戶,隨著人口的逐年增長,到現在這個數據應該更大。就按2.5億保守的總量計算,30年平均使用壽命,每年就有800多萬套宅基地傳統房屋需要重建,如果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則每年可以少排放CO2 2億多噸, 少排放SO2 68萬噸,節約耕地5萬畝。
每年800萬套房子的重新建設,如果每套平均價格為10萬元人民幣,需六個人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直接可以帶動8000億直接產值,間接產值上萬億。同時,每年直接促進就業400萬人,間接創造就業崗位上千萬。更為可觀的是,這一切都是在沒有污染環境,考慮長遠利益,極大改善了農村環境下實現的。想象一下,每一片的中國土地都如歐洲小鎮那般美好,那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