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生活中被身邊的人提問:設計在商業中的價值體現在哪里?我想拿室內設計來說,大多數人都以為室內設計只是單純的將不同的材料以不同的造型綜合到一個空間里,從而突出該空間的“主題”和所謂的“風格”。很少人能夠真正清楚,“設計”最最最珍貴的是其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一般設計思維步驟分開四個部分:“What is?——What if?——What wows?——What work?”。簡單說就是:“這是什么東西?(產品的理性定義)——這還可以是怎么樣的?(對產品未來性形式的探索)——如何一鳴驚人?(如何突出產品獨特的性能?)——如何投入使用?(對于產品的量化生產以及性能安全實施性的思考)。這個思維模式可以應對各種行業,在國外使用這個思維模式最為成功的就是蘋果公司。喬布斯永遠以“What if”作為思考問題的核心,從而能設計出“What wows”的產品。
回到我們日常所接觸 家居 設計這塊,也可以使用上面所說的“設計”思維模式。我要做什么產品?這個產品未來可以是怎么樣的?有哪些亮點?如何投入使用和生產?一個產品的創意程度取決于對于這個產品“未來式”的定義有多遠。
用丹麥的 家居 品牌Bloomingville舉個例子。在滿足了產品的功能定義之后,通過色彩、組合形式以及產品的特定功能來展示自己產品的“獨特性”(沒有人規定燭臺必須是矩形或者是圓形,也沒有人規定砧板一定要是方的或者是圓的),最終用攝影師之手營造出一個個“幾何美學”場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