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指紋鎖行業,無論是品牌的名稱還是產品的技術幾乎都被外國品牌占領,消費者能買到的指紋鎖幾乎都被附上了“X國領導品牌”“X國領先技術”的美譽。從產品名稱到產品技術上,中國的指紋鎖市場似乎均被外國統領了。實際情況確實如此嗎?
中國制造搖身變“洋”牌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看似“遠渡重洋”進入中國市場的“洋品牌”,很多都是徹頭徹尾披著“洋外衣”的本土貨。由于指紋鎖市場進入民用市場的時間較短,許多消費者不了解指紋鎖的相關情況,特別是指紋鎖品牌的真實情況。因此,許多土生土長“中國制造”的指紋鎖企業就利用消費者的這種認識缺失,為產品取個洋名字,并借用一個幌子,虛構一段品牌故事,將自己包裝成某國品牌,某國企業,讓消費者信以為真,認為自己購買的產品是進口產品。
業內人士表示:“這類品牌‘洋’的只有一個名字而已,其設計、用料、制造、代理銷售和市場營銷的全套操作百分百全都是‘中國制造’。而且這些企業在產品與技術上沒有任何創新,甚至有些產品質量十分堪憂。并且喜歡隨波逐流,如果一段時間號稱哪個國家的產品暢銷,他們就打著那個國家的旗號橫行市場。”
此外,業內人士還透露,那些號稱某國進口產品的品牌,其產品產地均在中國,僅某些零件技術由其他國家提供,而這些零配件也是由中國的廠家生產,根本就是徹頭徹尾的中國貨。
盲目跟風助長“偽洋品牌“風氣
據記者了解,國內由于國情比較特殊,在安防標準上比許多發達國家嚴格,指紋鎖作為重要的民用安防產品,其安防要求同樣嚴于其他國家。換句話說,國內生產的指紋鎖在安防標準上要優于其他國家的指紋鎖。
那么為什么國內明明有如此優質的指紋鎖,而中國企業卻不敢承認,要打著美國,德國,法國,韓國等國家的名號生存呢?
這主要源于消費者崇洋媚外的消費者心理。在對消費者的采訪中很多人表示,與其花較少的錢買質量較低的便宜產品,他們更愿意花大價錢買洋品牌。因此,如果一個品牌說自己是中國品牌,那么這個品牌在消費者心里就已經大打折扣。
消費者這一味追求高端品牌的心態讓企業有機可用,為了盈贏取更高的利潤,他們利用洋名字哄抬市場價格,讓消費者用高出十幾倍的價格購買本土貨,對于一些并不知情的消費者來說,一不小心就會掉進陷阱,因此消費者在購買指紋鎖時千萬要謹慎。
作 者:第吉爾指紋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