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佛山陶瓷企業排污達標或獲“緩刑”
近日,面對史上最強的環保風暴,42家佛山陶瓷企業集體上書要求修改國家強制標準《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4-2010),引起極大震動,并在業內引發了一場標準太高還是治污不夠的爭論。6月4日,中國環境標準網發布通知,稱將對該標準進行修訂,完成時限為2016年,這意味著眾多不達標的陶瓷企業將獲兩年“緩刑”,但陶瓷企業的淘汰進程并未因此而減緩。
事件:42家陶企上書請求修改國標
特地陶瓷等42家佛山陶瓷企業集體上書請求修訂國家強制標準《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4-2010),這種公開抗議國標的行為讓本就是環境治污主要對象的陶瓷企業再次站到了風口浪尖。
5月20日,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代表42家會員企業,向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及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上書,提交《關于〈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執行等情況的報告》。報告指出,“國家強標建筑陶瓷部分指標過于嚴苛,如氮氧化物、氟化物、重金屬等限值指標,沒有充分考慮到行業的實際情況和當前的環保技術水平,有些指標甚至比韓國、日本、德國、意大利、中國臺灣等發達國家或地區還要嚴格”,并稱“即便是技術最先進、環保治理水平最高的佛山產區龍頭企業,也無法通過技術引入和技術改造達到國家強標排放限值要求”。
報告建議,國家強標中“基準過氧系數”修訂為“基準廢氣氧含量”,稱“國家強標中規定的過氧系數1.7(相當于基準廢氣氧含量為8.6%),與日本、韓國、德國、中國臺灣等發達國家或地區相差較大,不符合當前建筑陶瓷企業的特點,建議出臺一套GB25464-2010補充文件把基準廢氣氧含量8.6%調整至發達國家或地區相當水平即17%,暫不調整排放限值要求,以利于國家強標的有效執行”。
這份《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4-2010)早在2010年就已經開始強制執行了,為何時隔數年才發生集體上書要求修訂?這是因為近期佛山市展開了整治環境污染大動作,根據2014年5月《佛山市陶瓷行業大氣污染深化治理實施方案》規定,在2014年9月30日前所有陶瓷企業完成煙氣治理,確保全面達到排放限值要求,治理驗收的惟一依據就是國家強標《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4-2010)。
爭論:標準太高還是治污不夠
42家陶瓷企業集體上書要求修改國家強制性標準的事,在業界引發了一場究竟是標準太高還是治污不夠的爭論。
特地等42家集體上書的陶瓷企業一致認為標準太高,“本來這個強標在制定時就并沒有很多陶瓷企業參與進去,因此我們多家企業集中的意見就是對標準的準確性產生質疑。因為按照現在國內最高的技術,都不可能達到《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4-2010)里的某些標準”。特地陶瓷董事長馮紅健如是說。鷹牌陶瓷副總裁陳賢偉對此表示贊成,認為標準里面的很多限值指標如氮氧化物等都設定不合理,制定標準的人沒有考慮到企業的很多實際情況,“意大利是用了100年來發展,現在是第一陶瓷強國,我們是經過30年發展,一直在追趕,標準也是幾年變一次,但現在就說要馬上跟國外標準統一是很難的”。
不過,并非所有陶瓷企業及業內人士都對嚴格的《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4-2010)表示質疑,認為目前治污力度尚不夠,標準嚴一些,環境也會好一些。陶瓷業內人士藍衛兵指出,環保是未來陶瓷企業轉型升級的方向,未來的這個趨勢將會進一步加快,企業應該加強自身在環保節能方面的內功。馬可波羅瓷磚總經理龔志云則表示,更嚴格的標準其實對企業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同時也是一種鞭策。他表示馬可波羅是使用天然氣的東莞陶瓷企業,不會受到很大影響。
展望: “緩刑”難阻陶企淘汰步伐
興許是42家陶瓷企業集體上書觸動了行業神經,引發了國家環境保護部的重視,雖然業內關于《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4-2010)是否過嚴爭論不止,但是國標的修訂工作卻已被提上議程。6月4日,中國環境標準網上發布《關于征集2015年度國家環境保護標準計劃項目承擔單位的通知》,在附件《2015年度國家環境保護標準計劃項目指南》中,《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修訂GB25464-2010)列于標準修訂第三行,并明確提出了完成時限為2016年。國標修訂的啟動意味著陶瓷企業面臨的污染大限將獲“緩刑”,但依然難以阻止污染嚴重的陶瓷企業被淘汰的步伐。
在“2014第三屆陶瓷衛浴產區科學發展論壇”上,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會長葉向陽再次強調節能減排的緊迫性,他指出,傳統的建筑陶瓷衛生潔具產業是資源和能源依賴型產業,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全行業必須積極響應環保節能的新形勢要求,大力推進工藝技術裝備和產品改進的自主創新,為建陶瓷產業的科學和循環發展提供可靠而有效的工藝技術裝備和產品保障。
蒙娜麗莎集團董事張旗康認為,面對懸在頭頂、隨時可能掉落的這把環保利劍,行業同仁應該予以極大的重視,吸取“十一五”整治提升的教訓,變被動為主動,整合一切社會資源與力量,引入有實力和經驗的環保企業一起成立聯合攻關小組,把國標當成是命懸一線的一把利劍,全力以赴用集體的智慧和技術方案與設施去攻克它,最終達到國際排放的限值要求。因為惟有如此,陶瓷行業才能生存下來,才有可能持續健康地發展。他表示,蒙娜麗莎不會因為國標即將修訂就中斷技術改造,因為“長遠來看標準只會越修越嚴”,蒙娜麗莎本月剛剛完成招投標,聘請專業環保公司對生產線進行技改,以期達到《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4-2010)要求。
業內人士認為,污染嚴重的陶瓷企業不應該因國標修改放松警惕,抱有僥幸心理,否則即使被判“緩刑”,依然難免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