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把燎原火,馬上引燃整個沙漠;像古長城的烽煙,一站接著一站。終于,智能 家居 的火苗撩撥起蘋果的燃點:北京時間6月3日凌晨,蘋果舉行了2014年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并在會上發布了智能 家居 管理應用HomeKit,這表明,蘋果開始正式進軍智能 家居 行業。
智能 家居 ?這個概念提出已經有些個年頭了,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高科技智能屋開始,智能 家居 的神話般的夢想就不斷縈繞在人們腦海,智能 家居 的概念也被人們一提再提,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但在真正的實踐之路上,智能 家居 的種種弊端已被業內人士分析的鞭辟入里,透骨三分,其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弊端:缺乏一個真正的跨品牌,全兼容的平臺,智能 家居 碎片化的智能存在,并不能滿足人們的各類感知需求。
本次對于蘋果HomeKit,他們只是希望以此為設備連接中心,很好地幫助用戶控制 家居 設備。也就是搭建一個智能 家居 平臺。
在此之前,提早幾年,以互聯、智能、感知、分享為優勢,家聯國際就已推出全球首個跨品牌全兼容的iComhome智慧家庭平臺,并迅速成為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
無論智能 家居 還是智慧家庭:建平臺是關鍵
據了解,蘋果本身并不生產智能 家居 硬件。在發布會上,蘋果并未詳細闡述HomeKit的工作原理,但表示將使用一個“通用協議”幫助設備間的彼此通信,安全地連接至iPhone或iPad。蘋果準備對第三方產品進行MadeforiPhone(MFi)認證,借此聚焦于提升設備互聯的便捷性。
事實上,實現這一點并非易事。目前,眾多智能 家居 技術使用的是不同標準,甚至是不同的無線協議。包括SmartThings、Revolv在內的眾多創業公司已經開始銷售硬件和軟件平臺,以嘗試連接至所有設備,但是他們難以獲得所有用戶。
IT獨立評論員孫永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蘋果此舉僅能視作是一種嘗試性布局,目前缺少標準化的技術規格是該領域的瓶頸。相關互聯網企業如想整合產業鏈,尚需漫長的過程。
事實上,就在蘋果還在籌劃進軍智能 家居 時,在業內頗受關注的家聯國際、上海家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早已推出了全球首個跨品牌全兼容iComhome智慧家庭平臺,是從構建生態圈的戰略平臺著手,通過軟件主導硬件思維,借助家聯網技術,破解了困擾行業的難題。家聯國際所創的iComhome全兼容性智慧家庭平臺采用“端+云+端”的創新架構,賦予普通家電思想,實現互聯、智能、感知、分享的智慧家庭生態圈模式。
從智能 家居 再到智慧家庭的實現,對于這兩個階段的界定,一直是業內爭論的焦點。對此,上海智慧家庭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理事長、上海家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洪佩軍博士給下了一個清晰的定義,并得到了業內人士的普遍認同。他說:
“智能是手段, 家居 是設備;智慧是思想,家庭是親情”。智能 家居 是用智能化的手段控制 家居 設備;智慧家庭則是生活方式,以家庭為平臺、以親情為紐帶,是讓家中設備感知人的需求,更好地為人服務!
平臺之爭 全兼容是才是王道
目前,試圖通過智能化產品攻占智能 家居 市場的科技公司不在少數,除蘋果公司外,谷歌、三星和LG等企業都已推出了各自的智能 家居 平臺。但該領域目前有著較大瓶頸,缺少統一的接入方式和技術標準。
據了解,蘋果發布智能 家居 平臺目前僅能視作一種嘗試性布局;智能 家居 領域尚缺少標準化的技術規格。另外,對于智能 家居 廠商而言,利益分配是決定其是否接受合作的主因;考慮到該領域尚處在起步階段,蘋果如想整合產業鏈,需要漫長的過程。
之前,蘋果曾嘗試用iphone、ipad控制家中設備,但由于蘋果IOS系統的獨立性,許多家中普能的智能家電無法兼容,一般老百姓根本就不適用。包括海爾在內的許多智能家電在布局智能 家居 時,通用協議也都只適用于自身的系列產品,將其他的產品“拒之門外”,這給消費者帶來的用戶體驗就很糾結,為了一個不全面兼容的平臺換掉滿屋的家電總還是感覺不劃算。
對此,家聯國際充分考慮到用戶的感知體驗,所以推出iComhome智慧家庭平臺真正做到跨品牌全兼容,讓家中所有家電達成互聯互通互控,并通過用戶習慣感知,自主調控家中的設備,真正做到感知家中“環境健康、家人健康、 家居 安全”。
古語有云:知人者,王道也。所謂“知人”用通俗的話講就是寬以待人,充分考慮別人的體驗和感受。王者,不以權力、蠻力壓人,要有寬大的胸懷,包容別人。對于智慧家庭平臺而言,擁有一個跨品牌全兼容的平臺就是王道。
總的說來,家聯國際智慧家庭平臺就是:以家庭為載體,以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為紐帶,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健康、低碳、智能、舒適、安全和充滿關愛的家庭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