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互聯網浪潮的沖擊下中國廚電市場顯得比往年喧囂、浮躁,而方太卻一如既往的冷靜自持。方太某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堅守高端廚電市場是方太的一貫原則,方太最大的對手是自己,所以方太在今年仍然要挑戰自我,勇攀高峰,在技術創新上循序漸進,在產品品質上精益求精,力求“努力做到沒有對手!”。
方太:忘掉對手才能沒有對手
方太一直致力于用高端的吸油煙機不斷刷新“好效果”的標準,滿足消費者的真正需求,這讓方太成為廚電行業第一品牌。據中怡康數據顯示,在2013年的高端廚電市場,方太以零售量占比44.81%、零售額占比45.02%的傲人業績,直接超越排名第2-4位企業的市場占比總和。
傲人的成績背后是“忘掉對手”的自持。方太董事長兼總裁茅忠群表示,方太提倡用“不爭之爭”的思路去掌握企業發展的主動權。“不爭之爭”是指通過不斷發現、挖掘并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來尋求企業的發展,是藍海戰略。相反,陷入激烈的市場營銷競爭是紅海戰略。他強調,方太反對對消費者沒有實際意義和價值的排名之爭、概念之爭。
作為高端廚電領導品牌,方太堅持“人品、企品、產品三品合一”的核心價值觀,肩負著“讓家的感覺更好”的企業使命,愿景是成為受人尊敬的世界一流企業。為此,茅忠群總結了踐行現代儒家管理之道的總方針:中學明道,西學優術,中西合璧,以道御術。
對于更看重企業使命和愿景的方太來說,市場排名數據只是企業綜合競爭力的外在體現形式之一,所以,方太最關心自身綜合競爭力是否能得到不斷提升。
企業綜合競爭力是指在競爭性的市場中,一個企業所具有的能夠比其他企業更有效地向市場提供產品和服務,并獲得贏利和自身發展的綜合素質。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認為,企業綜合競爭力的本質是一種超越競爭對手的能力,來源于價格及成本、產品質量、品牌、差異化、核心能力等要素,需要對企業進行綜合指標體系評價,這應該是中國廚電企業最關注的。有的廚電企業過于追求“市場銷量排名”這樣局限性很明顯的單項指標評價,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銷量大,不代表產品質量高,技術好,更不代表企業綜合競爭能力強。
方太擁有行業內首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以及全球最大、最先進的廚電實驗室,包括兩個國家級實驗室;擁有國家專利數量近500項,其中發明專利近70項,遙遙領先同行。憑借頂尖的研發實力,方太主導制定了吸油煙機的國家標準,并參與了國際標準制定,更以出色的工業設計實力,斬獲了行業最多的iF及reddot大獎。長期以來,方太綜合競爭力持續位居廚電行業第一。
方太技術布局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從中洋品牌之爭,到長三角、珠三角兩大廚電基地的漫長角逐,再到專業廠商和外圍家電廠商的比拼,在廚電行業,多少英雄豪杰起落浮沉。縱觀中國廚電行業二十年的高速發展,說到底還是企業技術實力說了算!方太作為行業佼佼者,一直以技術派形象示人,獨占高端廚電鰲頭近十年,在技術實力方面有什么經驗呢?
“定方向”。方太一直專注高端方向,作為國內踐行特勞特定位理論的“經典”,方太的專注與“定位”戰略息息相關。茅忠群介紹,從1996年公司成立開始至今,方太和定位的緣分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開始創業時不自覺的運用了“定位”。因為當時調查發現了中國油煙機高端市場的空白,洋品牌還沒有進來,于是方太確立了“專業化、高端化、精品化”的三大定位。第二階段是11年前,聽了特勞特先生第一次到中國的演講,回去之后開始自覺運用“定位”。因為當時方太的產品已經成套化了,于是有了后來“廚房專家”以及“嵌入式廚房電器”的定位。第三階段是2010年,西門子大舉進軍廚電行業,方太主動學習定位,和特勞特公司合作,開始深度運用“定位”。
“大投入”。方太在研發上的投資高達年收入的5%,從2008年開始,方太在研發上的年投資額就突破1億元。隨后幾年,隨著方太銷售收入以每年20-30%左右的速度遞增,研發投入也同比上升。據中國家電院專家介紹,研發投入是判斷廚電企業“生命力”的一根紅線。一般的制造企業,研發投入都占銷售收入1%左右,好一點能占到3%左右。占年收入5%高比例研發投入的方太,儼然成為廚電行業的“另類”。
“重實用”。方太以用戶思維致勝,技術工作不能為研發而研發,要注重解決用戶的實際問題。 “不管產品如何演變,首先得把油煙這件事解決,從風魔方到云魔方,方太主攻的就是吸油煙效果。” 在茅忠群看來,中國家庭用戶對吸油煙機最大的需求,還是在于吸油煙機效果。
茅忠群強調,隨著消費升級,廚電企業在研發和推出產品時需要全面引入互聯網思維,那就是以用戶思維開發出讓用戶更加驚喜、更加感動的廚電產品。(第一家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