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飯真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為摘菜啊、煮飯啊等過程實在太繁瑣,特別希望有一個能夠打發時間的東西,偏偏能帶進廚房的手機、平板不方便看電視節目……”一位家庭主婦在接受長虹UCD團隊調研時這樣“訴苦”。1月18日,長虹推出擁有獨創性的“四看”功能的CHiQ電視,其中的“帶走看”能夠實時傳遞直播節目到手機,不受空間局限,曾經讓這位主婦頭疼的痛點被徹底解除。
以用戶需求為基礎,充分發揮創新能力,直擊用戶痛點,這就是長虹一直堅持的“以人為中心”的原則,讓主婦們不再煩惱的“帶走看”僅僅是浩如煙海的創新設計中的一例。有業內專家指出,長虹對自身創新能力的運用,有助于基于家庭互聯網的智能戰略落地。
用戶的需求是源動力

長虹創新設計中心UCD用戶研究團隊部分成員
UCD,即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是在設計過程中以用戶體驗為設計決策的中心,強調用戶優先的設計模式。全名創新中心用戶體驗部的長虹UCD團隊建立于2005年,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能夠摸準消費者“脈絡”的調研團隊。眼下“CHiQ現象”正大行其道,追根溯源,他們就是那只掀起這場“智能風暴”的蝴蝶。
消費者到底需要什么?長虹UCD團隊的工作就是了解這一點,通過在全國調查上萬份用戶樣本,他們從交互方式、視覺感受、用戶需求等多種角度,關注、研究用戶的使用習慣,把握用戶痛點,而CHiQ系列產品就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和醞釀后最終出現的產品形態。
“這個時代消費者追求的是什么?產品背后是什么?答案是,產品背后是人,人的生活,是他們需要追求的一種價值和它的意義體系。”長虹創新中心主任葉根軍如是說,“我想這是所有產品進化的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所以我們在考慮創新模式的時候,我們是要把人放到我們的起點,最終決定未來我們要走向何處。”
創新的關鍵在于技術優勢

長虹CHiQ冰箱發布會
在長虹發力創新、直擊用戶痛點的背后,是長虹強大的技術團隊提供的有力支持。長虹UCD團隊發現,經常有消費者抱怨忘記冰箱里有什么食材,導致食物被大量浪費。進一步研究表明,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儲存食物,正是CHiQ冰箱智能化的突破口。
“我們的想法是CHiQ冰箱不用再讓用戶操心,而是通過搜集、管理食品信息,反過來幫助用戶。所以我們必須讓冰箱自己去辨認食物。”長虹家電產業集團智能技術總監李昱兵表示,為了做到這一點,研發團隊走了很多彎路,從傳感器識別到掃碼識別,他們做出了無數次的嘗試,直到下定決心攻克圖像識別技術,才終于看到了一絲曙光。
美菱副總裁鐘明透露,長虹為圖像識別技術投入無數人力物力,“突破花了兩年多時間,例如說,光裝攝像頭直接把圖像拿過來用還不行,還要經過一系列的初處理,拼接等,是一個系統而繁雜的過程。”長虹和美菱的3大國家級技術中心聯合攻關,最高峰的時候有來自結構、模具、工藝、材料、軟件等2000多位技術人員從事CHiQ冰箱研發。
目前,CHiQ冰箱自動識別技術以及識別率已經從最初的20%達到80%以上。西安交通大學龔怡宏教授認為:“云圖像識別技術為多種智能家電終端間的廣泛互聯和智能協同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
技術創新僅僅是冰山一角
事實上,技術上的創新僅僅是長虹創新能力的冰山一角,長虹更為人所稱道的,是通過制度解放內部創新能力。可以說,論對創新的認識,國內家電企業恐怕難出其右。
據媒體報道,從去年年初起,長虹啟動了創投基金項目,面向全公司征集創新創業項目以及關于員工創業模式創新方面的建議或意見。長虹希望圍繞創新能力培育構建創新文化氛圍,通過創投基金項目,鼓勵內部員工創業,創新內部創業模式。
除此之外,長虹還通過創新文化變革來整合資源,促進協同,持續推進核心能力的建設,如推出年度技術創新達人海選、技術創新成果公展等年度創新成果評選形式,以此營造創新氛圍,讓公司文化與時俱進。
從CHiQ家電的含金量來看,長虹鼓勵創新的策略效果顯著。據了解,CHiQ空調擁有35項專利,CHiQ冰箱則達到近80項,并且該系列產品的功能無不圍繞用戶需求,真正做到了“以人為中心”。
如今,通過對用戶需求的把握和充分解放內部創新能力,長虹成就“CHiQ現象”,推進家庭互聯網戰略落地,在家電智能化的大潮中占據先發優勢。可以預料的是,僅僅是一個開始,不斷讓想象發生的長虹,其爆發力將難以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