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 裝修一直是困擾消費者的大問題,有裝修過的業主戲稱,每一次裝修都是一次脫胎換骨的過程,其煎熬的程度非常人所能想象。
記者了解到,廣東省消費委員會、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以及部分裝修行業協會等,每年都會接收到多宗來自消費者的投訴案例?;仡?013年,廣州市 家裝 類投訴的情況變化不大,而家具、建材消費投訴比同期增長34.64%。 家居 裝修過程中,糾紛內容復雜、拖延時間久、維權難度大等問題,都讓消費者大嘆“傷不起”!
數據: 家裝 類投訴同比變化不大,家具建材投訴增長34.64%
日前,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2013年的消費者投訴數據出爐。根據省消委會提供的數據,2013年全省關于家庭裝修、建材的投訴案例有1526件,關于家具的投訴案例有2658件,總體情況與上一年的情況變化不大。市消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涉及家庭裝修服務的消費投訴22宗,比2012年減少2宗;涉及家具建材的消費投訴2775宗(2012年為2061宗),同比增長34.64%。
其中,家庭裝修服務方面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裝修材料或工程質量不合格、裝修工程不按時竣工、裝修公司要求額外加價等方面。家具、建材消費主要問題集中在送貨安裝不按時、家具建材貨不對板(包括材質、顏色、尺寸等方面)、家具建材掉漆、發霉、破損、做工差、散發刺激性氣味等方面。
原因分析:政府監管不到位, 家裝 市場混亂
雖然 家裝 服務的投訴量同比沒有明顯變化,但家具、建材消費的投訴顯著增加。家具、建材是家庭裝修中的兩大重要環節,也是裝修的必經過程,這組對比數據也顯示出家庭裝修糾紛普遍存在并日益增多的現狀。
廣州市建筑裝飾行業協會 家裝 委辦公室主任、行業資深專家莫耀泉在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家裝 市場之所以糾紛不斷,消費者之所以維權難,與政府監管缺失、行業標準缺乏不無關系。目前廣州 家裝 市場處于“三不管”狀態,沒有政府部門直接監管,裝修公司無資質、內部管理混亂、施工人員無證上崗等情況十分普遍。不良裝修公司一旦遭遇投訴糾紛,卷款關門遁之無形,轉眼又可以“改頭換面”,換個公司名繼續行騙,消費者只能吃啞巴虧。
有業內人士還透露,雖然建材行業發展越來越成熟,但多個分行業仍然缺乏相關的標準,存在消費漏洞。另外,家庭裝修專業程度高、信息不對稱,也是出現 家裝 糾紛的一大原因。利用消費者對裝修、建材一知半解,設置圈套“請君入甕”,消費者有時吃虧了還不知道,當察覺到“被宰”時,問題的嚴重甚至可能影響 家居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