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定制”服務迎合了不少新一代消費者的需求。然而,事實上,在衣柜市場上,定制衣柜相關標準依然不夠完善,定制產品隨意加價的現象層出不窮。隨著“3·15”的即將到來,定制產品收費亂的形象將進一步受到關注。
定制衣柜收費混亂 “3·15”之際引發關注
定制成風收費亂
當“私人定制”的風潮席卷 家居 市場,不少商家都希望借助這亮點吸引更多消費者的關注。但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市場上除了一些規模較大的正規企業著力開展較為全面“定制服務”外,一些中小型廠家所謂的“定制”服務,存在“定制”混亂、惡意加價、偷梁換柱等陷阱,造成消費者受到權益的損害。
定制衣柜行業收費混亂
2月13日,家住北京市豐臺區消費者李小姐向記者反映,自己在選擇定制 家居 產品時發現,不同品牌對于某類家具“定制服務”的具體內容設置并不相同,價格也存在較大差異。“我的房子平米不大,為了合理利用空間準備定制餐桌(餐桌裝修效果圖)、衣柜、沙發(沙發裝修效果圖)等家具,但是在咨詢時發現,雖然都說是定制,但是有的家具可以從設計到尺寸全按照消費者要求,有的僅僅是產品內部添加一層抽屜或者換一種顏色而已,這在之前都是免費的,怎么忽然就變成收費的定制項目了?”
另一位遭遇過“山寨定制”的消費者王濤表示,自己在購買“定制衣柜”時遇到了商家的惡意加價——究竟“衣柜定制”如何收費?明碼標注的定制產品價格是整件衣柜定制的全部費用,還是需要消費者在定制過程中按照具體需求再進行額外支付?“購買時一直以為原本就比普通衣柜高出很多的標價就是定制完成的最終的售價,但是定好后商家又以更換環保材質、增加五金零件、人工設計為理由收了好幾次費。”王濤表示,商家解釋稱,最初標注的定制產品售價是根據異形定制的機器生產制作成本而定,因此具體的材質、零件的定制導致的成本變化需要消費者額外支付。
銷售人員給“定制”產品隨意加價
對于“定制”的具體內容和價格,記者看到不同品牌存在較大差異,甚至一些原本免費提供的可選擇服務也被銷售人員冠上“定制”的帽子進行隨意加價。
經了解,所謂的 “定制”并非是按照不同規格的臥室(臥室裝修效果圖)進行每件家具的“量身打造”,而是僅提供以上家具的顏色、床品高低箱和衣柜內少量設計的選擇,與預期的“高端定制”相差甚遠。此外,不少被采訪者的消費者表示,按照以往的購物經驗,家具產品的顏色選擇和少量細節調整應屬于免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