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本報《 家居 周刊》開通 家居 消費維權平臺“ 家居 315”,為消費者提供一個維權投訴的平臺。2月20日,記者也整理集納了 家居 消費者的投訴案例,希望能對您的消費維權有所幫助。
來自西大橋工商所受理數據顯示,2013年華凌市場的 家居 用品、家用電器、裝修建材這三類成為投訴熱點。
其中,2013年1月份累計受理投訴47起,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5.99萬元,辦結率100%。其中, 家居 用品的投訴24起,占總數的 51.06%;裝修建材的投訴5起,占總數的10.64%;家用電器的投訴4起,占總數的8.51%。2013年12月份, 家居 用品投訴也位居首位,占總 數的37.29%;家用電器投訴16起,占總數的27.12%;裝修建材的投訴4起,占總數的6.78%。
案例1:訂購木門有色差
去年11月29日,消費者侯某,在華凌貿易城益萬家門業訂制了紅槐木實木門4套,其中型號x-011紅槐木3套,x-103紅槐木1套,合計3600元,他先交了定金1800元,約定于1個月后交門。
12月24日,商家打電話讓侯某到店里驗貨,侯某發現做好的門與選訂門的顏色存在明顯色差,前面訂購的門顏色是發黃的,做好的門顏色是發紅的,雙方協商未果,發生爭議。
解決:據西大橋工商所副所長路櫟介紹,接到投訴后,工商所與商家聯系并詳細調查了解相關情況,證明情況屬實,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相關法律規 定,經調解商家同意按侯某要求退還部分購門款200元整給消費者;贈送侯某門鎖具一把;并按原承諾為消費者繼續提供免費上門安裝服務。
案例2:微晶石瓷磚材質不符
去年7月19日,消費者阿某,在美居物流園某陶瓷潔具店預付了15000元定金,購買了一批價值32000元的微晶石瓷磚。
8月20日,阿某接到潔具店電話通知貨已備好,要其將余款付清,她于當日按照商家提供的銀行賬號,將余款一次性付清了。3日后,阿某收 到了該店發來的瓷磚,卻發現數量不全,該店表示會盡快補全剩余的瓷磚,近1個半月后她收到補發來的瓷磚,可材質卻和預訂的不符,不是微晶石而是普通瓷磚。 而當她與門店聯系時,商家卻推諉不予解決。
解決:阿某投訴到西大橋工商所,希望能得到補全的剩余微晶石瓷磚。
西大橋工商所執法人員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合同法》有關規定,指出商家做法的錯誤性,不僅侵犯了消費者合法利益,同時也違反了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商家隨后答應在3日內補全阿某預訂的微晶石瓷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