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飛機從虹橋機場起降時,從高空俯瞰大地,一枚巨大的銀色“四葉草”脫穎而出,這就是將于12月底竣工的全球最大的會展綜合體——國家會展中心(上海)。

八局裝飾公司負責了該工程最大幾個裝飾標段的施工任務。裝飾施工面積近60萬平方米、涉及全部裝飾施工類型、施工時間不到半年、技術質量標準特別嚴苛,而面對如此大體量、施工難度高的裝飾項目,八局裝飾人如何戰勝自我,超越極限?八局裝飾董事長齊素明給出了答案,“這里不僅凝結了八局裝飾人無盡的汗水與智慧,更是體現了八局裝飾攻堅克難、永不服輸的氣質”。下面,就由筆者帶您走進這個全球最大的裝飾工程。

一、咬定青山不放松,承載壓力敢擔當
時間回溯一年,當八局裝飾依托中建八局,中標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項目的時刻,八局裝飾人振奮了。同時也意識到,這將是一場艱苦卓絕的遭遇戰,不僅要與時間賽跑,更要打破全國裝飾施工記錄,一場轟轟烈烈的“國展大會戰”就此打響。
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的總建筑面積達147萬平方米,相當于2.5個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還要將40萬平方米的辦公、商業、酒店融為一體,堪稱會展業的“超級航母”。其不僅是上海市重大工程,更是八局在上海地區的一號工程,意義非凡。八局裝飾施工面積近60萬平米,施工范圍涵蓋了玻璃幕墻、石材幕墻、鋁合金格柵幕墻、吊頂、墻面、屋面、室內精裝修、門窗五金及地面鋪裝等各個裝飾施工領域。“可以說,這個項目就是一部裝飾工程的百科全書”項目執行經理木沙這樣來形容施工內容的繁雜。
千斤重擔,壓在了八局裝飾人身上,機遇與挑戰并存,風險與美譽兼具。以“裝飾鐵軍”著稱的八局裝飾人勇敢的擔起了這史無前例的重任,并下決心將其打造成為中建八局工程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八局裝飾董事長齊素明在項目動員大會上嚴格要求:“這個項目,工期沒有退路,質量不能妥協,我們要有破釜沉舟的意志,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定要配合好局總包單位,圓滿完成施工任務,我們只許勝利,不許失敗。”
八局裝飾迅速出擊,科學策劃,精心組織,抽調一批精兵強將,成立項目部。由公司黨委副書記張維成任項目指揮長,全國裝飾施工優秀項目經理龔永全任項目經理,公司董事長齊素明長期在項目上坐鎮指揮。為了保證工程順利完工,高峰期管理人員就達80余人,形成了強有力的組織管理保障體系。
項目總指揮張維成有著20多年的裝飾工程管理經驗,先后指揮了鄭州會展中心、西安凱賓斯基、南京南站等多項業內矚目的特大裝飾工程,有著自己一套獨特的管理方法。“在這個項目上,我們本著加大管理力度,嚴格執行進度計劃;提前準備,全面鋪開,分區施工,分段流水;嚴格計劃管理,保證材料供應,加強質量管理,精心設計施工的原則,確保工程一次到位,確保工程高效率、高質量、高規格完工。”張維成介紹到。
目標激發潛能,壓力層層傳遞。八局裝飾堅定目標信心,項目部立下目標責任狀,項目經理龔永全當即召開項目部全體管理人員會議,把質量、工期、成本三大目標分解具體落實到責任人。隨后,各實施小組責任人又制訂出階段、節點目標,措施到位,確保過程目標的實施和實現。
通過科學的統籌和謀劃,八局裝飾迅速集結了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在項目部的帶領下,一頭扎進施工現場,在這里揮灑自己的青春激情,譜寫了一曲八局裝飾人追逐夢想的新篇章。

二、科技創新巧攻堅,過程管控創精品
一個優秀的企業,立足之本在質量,立足之基在管理。對于國展項目,“品質保障,價值創造”的中國建筑核心價值觀已成為八局裝飾全體員工的文化理念。無論是前期的材料采購,還是與其他交叉作業團隊的溝通協調,八局裝飾都充分展示了重質量、守承諾的企業風范。
項目部以BIM技術為依托,根據BIM模型及變更指令信息,開展合理的施工安排、工序組織、工序和工程驗收。該技術在幕墻施工階段,與總承包和鋼結構及其他專業虛擬施工,有效協作,可預見性的發現施工過程中的碰撞問題,從而減少返工及材料浪費現象。同時,項目部還借助BIM建筑信息模型平臺進行深化設計,做到了深化設計、加工制作、施工三者一體化。通過幕墻、屋面、機電安裝、室內裝飾三維空間模型檢查構件的幾何尺寸、工藝尺寸等,將施工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在深化設計階段全面解決。各相關專業單位會提前介入,把與裝飾相關的轉接件、支架事先深化完成,在深化設計圖紙上反映,并在加工制作廠內完成。在施工過程中隨時運用BIM技術結合深化圖紙,確保現場安裝精度以及對現場人力資源、施工進度、設備等進行施工全過程管理。
項目部根據施工需要在現場設置加工區,將部分鋁合金橫料、鋼龍骨橫料等安排現場加工,然后周轉到各施工區域施工。這樣既能保證了加工時間節點及零星補料,也在很大的程度上節約了材料,廢料在加工區內再次利用,以達到降低材料損耗,節約資源成本及工期時間的目的。同時,加工所需的材料可以就近堆放在加工區附近,方便統一協調管理,便于材料的控制。
工程現場雖然已經有了較為完備的規章制度和管理流程,但項目部為確保工程質量精益求精,仍然堅持“檢查上道工序,保證本道工序,服務下道工序”的原則,為各工區安排質檢人員,把好材料質量關、關鍵工序關、節點控制關和細部操作關,除了做好逐級技術交底,完善作業條件,項目部還建立了有效的質量管理機制,隨時發現問題隨時處理,及時抽檢監督,形成封閉的質量管理環,使工程質量始終處于嚴格的受控狀態中。
三、千磨萬擊還堅勁,鐵軍精神駐國展
俗話說,“成事在天,謀事在人。”很難想象,如果沒有一支鐵骨錚錚、豪情滿懷的隊伍,5個月60萬平方米的裝飾工程如何才能完成。我們的管理隊伍做到了,八局裝飾再次證明了裝飾鐵軍不俗的實力。
來到八局裝飾國展項目部你會發現,從管理人員到技術人員,從施工現場到設計電腦前,都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項目管理團隊平均年齡不到29歲,是一支年輕化、專業化的管理隊伍,同時,在鐵軍精神的浸染下,更是一個敢打硬仗、不懼艱辛、意志堅定的隊伍。
在這個項目上,忙碌是所有人特點。想要攔下來和他們聊聊,都很困難。項目執行經理木沙說:“別的工程都是按天計算施工計劃,而我們只能按照小時來計算。”在項目部“分秒必爭”,成為了所有人的口頭禪,他們苦中作樂把晚上不加班當做調休。當筆者詢問項目部管理人員,談一談對參加整個工程的感受,基本上都是三個字 “太累了”,三個字中包含了他們辛苦的付出,包含了他們對工程的貢獻,同時也看到了他們成長、他們的榮耀以及公司的未來。雖然累,但沒有一個人說苦,“說實話,我們也感覺很累,但是我們心里總有一個目標,那就是爭分奪秒,完成施工。”項目青年管理人員李堯說。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是鄭板橋的詩句。且看今朝,我們的隊伍,用鐵軍精神詮釋了“咬定青山”的意志,用技術創新戰勝了道道難關,在千磨萬擊之后,用實際行動,展示了中建八局的鐵軍風采。(戴巍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