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1世紀互聯網的飛躍式發展和市場形勢的千變萬化,傳統家紡業的傳統經營模式已經顯得越發的落后和過時,電子商務模式應運而生,被推上了時代的舞臺,推向了經濟發展的風口浪尖。線下終端開始向線上電子商務遷移,實體店里的顧客和面對面的企業合作伙伴逐年減少,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在電子商務上。當傳統模式遭遇互聯網沖擊,到底誰才能夠略勝一籌,到底誰才能成為時代發展的主流?
面對傳統和現代的碰撞,很多企業認為電子商務模式獲利幾率要遠大于傳統模式。是哪些獨特的電子商務優勢讓企業敢于走上變革的道路呢?說到電子商務,很多人第一反應可能就是阿里巴巴,其實對于家紡業來說,有不少垂直細分的B2B平臺,而其中最具特點的是易家紡。因為易家紡是針對家紡業深入行業內部而進行設計研發的電子商務平臺,因此也就更合乎企業的口味。拿這個電子商務平臺來說,閉合了家紡業上下游的產業鏈,其一期上線的四個平臺分別針對家紡業的四個重要產業環節。易設計平臺追求“方便的設計,真實的效果”,智能的在線設計程序不僅降低了從業人員的專業要求,更是大大縮短了設計所需時間,為企業節約了很大成本。三維場景云渲染平臺讓三維模擬變得輕而易舉,省去了企業反復打樣的繁瑣。易核價平臺追求“準準確確計成本,輕輕松松算價格”。完善的核算機制和準確的成本價格,讓企業對于產品成本一清二楚。易協作平臺追求“找畫稿、尋設計,想到就能得到”的原則,采取任務對接的措施,力爭成為唯一的專業紡織家紡花稿設計威客平臺。易資訊平臺“真實的數據,專業的分析”,讓企業面對復雜的市場潮流不再手足無措。
這樣看來,傳統模式在新興的電子商務模式面前果然是相形見絀了。傳統模式下的家紡企業,到處奔波、辛苦搜尋,卻找不到好的花型和設計;耗費大量時間金錢反復打樣,卻接單成功率很低;發無數郵件、打無數電話詢價,卻無法確定落實成本;參加很多展會、發很多推銷郵件,卻得不到客戶的反饋。雖然傳統模式可以讓企業看到實實在在的樣品,雖然傳統模式可能在很多企業中還占據主流地位,但是電子商務卻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
我們可以通過剖析實例進行驗證。南通作為我國的家紡重點發展城市,南通的通州區的家紡產品年銷售額大概600億元左右。隨著產業的不斷擴張,加之整體經濟環境遇冷,家紡企業線下壓力頻頻加重。現在,大多數家紡企業還是連鎖經營,大企業一般都有500家以上的線下店,但這幾年常遇瓶頸,除了大品牌銷售額能達到20多億元之外,一般企業的年度銷售額都是三五億元。按照500家線下店的數量來計算,刨去成本費用,其實所剩無幾。業內人士認為:“可以說,門店越多困難越大,雖然并不是說我們應完全拋棄傳統的經營模式,但做電商已經可謂是家紡企業的必須之選。”
當然,一直處于發展階段的電子商務也并非是盡善盡美的。在誠信機制方面,電子商務確實不如傳統模式來的實在。所以類似于誠信信用評估平臺的建設將成為電商平臺下一步建設的重點項目。
其實,家紡業傳統模式和電商模式的PK戰,最終還是需要用事實來說話,用時間來證明的。在經濟全球化,互聯網高速化的今天,電子商務式的企業發展趨勢已成定局。傳統雖然敗給了前衛,但也從另一個方面彰顯出了人類無窮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