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至12月14日,首屆上海木文化節暨2014年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年會、上海木文化博物館開館活動在位于寶山區的上海尊木匯國際藝術廣場舉行。
中家協傳統家具委員會主席團執行主席、太興家具總經理李興暢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行業同仁:
大家好!
非常榮幸能在這個特殊的場合下,與這么多的傳統文化的愛好者、紅木家具的從業者 以及各位專家、學者、經銷商朋友們一起,見證我們2014年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的年會盛典!此刻,請容許我代表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委員 會的主席團成員們向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
2014年,受主席團主席陳寶光理事長以及傳統家具協會主席團成員的信任和委托,我擔任了中家協傳統家具委員會主席團的執行主席,擔此重任,讓我更責任和義務去思考整個傳統家具行業多年來的發展和未來的道路。接下來,我將與大家分享一下2014年整個行業的發展情況:
1、中國傳統家具受到國際、國內空前關注和認可,中國風盛行。
傳統家具行業發展幾十年來,因其本身所含有的獨特工藝、文化內涵,以及作為集投 資、收藏、鑒賞、實用等多元價值于一身的高端消費品,它從之前的只被少部分人所熟知,發展到現在,吸引了整個社會青睞和熱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今 年年初、9月份以及11月份,在習總書記接待外賓以及APEC會議的多個重要場合下,對中國傳統家具,如交椅、圈椅、皇宮椅、條案、翹臺、木雕等中國傳統 元素的展示,顯示出了我們國家極大的文化自信,相信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國傳統文化產業的發展前景是非常之廣闊的,我們對此充滿自信。
2、中國傳統家具的產業規模越來越大,形式多樣,百家爭鳴。
現在,據統計,全國的紅木家具企業數量已近萬家,在整個家具行業中的占比越來越 高,呈現良好的上升勢頭。傳統家具產業產值也將近千億,同時,全國各地的產業集群效應也越來越顯現,比如中山、江門、福建仙游、浙江東陽、江蘇常熟等;另 外從形式上看,一些頗具規模的紅木文化產業綜合體很快發展起來,跳脫了“前店后廠”的傳統格局,比如江門臺山的紅木藝術博覽城、中山大涌的紅木博覽城、北 京的紅博館等等,這些文化項目都以紅木為主題,集旅游、商業、鑒賞、論壇等功能為一體,將傳統文化通過這樣的形式來傳播出去,很具特色,使得中國傳統家具 文化的深度和廣度都得到了極大拓展。
3、傳統家具行業在原材種類、設計水平、營銷渠道等方面實現大跨步發展。
紅木家具因其原材的稀缺性,為紅木本身注入了較大的價值,行業上也一度出現唯“材”論,認為三大貢木就是最好的,其他木種比不上。但在現今可持續發展理念盛行的時代下,傳統家具企業不再將目光集中在哪幾種木材上,選擇越來越多樣化。
在產品的設計上,行業也逐漸由單純的仿古家具,拓展至鼓勵原創、與國際設計水平 看齊的階段。特別是從我們中國家具協會每年舉辦的“金斧獎”設計大賽,以及各省舉辦的家具設計大賽上,都可以發現一些有新意、有內涵的傳統家具作品,同 時,一些紅木家具企業也從本身的家具特色出發,推出“新中式設計大賽”“中式養生紅木家具設計大賽”等,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關注和參與,得獎作品一經企業 推出,也受到消費者喜愛。
在營銷渠道上,傳統家具企業也與時俱進,順應互聯網革命的潮流,嘗試了微信營 銷、掌上商城和電商營銷等新型的營銷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盡管傳統家具因其自身的特定人群和價格特點的關系,在電商渠道上不如其他家具類發展那么快, 但互聯網革命不可逆轉,我們傳統家具行業要革新思維和觀念,創造出我們自己的一條電商之路。
4、受宏觀經濟政策調控影響,傳統家具行業正歷經“陣痛”。
2013年受大紅酸枝被列為瀕危樹種,原材出口被限制的影響,行業內出現了一輪 紅木漲價的高潮,這一年,大紅酸枝漲幅達到1.5倍至2倍,其他木種也不同程度漲價。進入2014年,受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調控的影響,與房地產行業聯系緊 密的傳統家具市場,不如2013年來的火爆,但這也是合理、正常的,這是市場回歸理性的信號,是對2013年市場過熱的一個盤整。
面對這一形勢,傳統家具企業選擇了迎難而上,把挑戰當機遇,苦練內功,優化企業 本身的健康狀況,它就像一個人的身體,偶爾發燒了,可以鍛煉自己的免疫力,扛過來了身體就會更健康,我們傳統家具行業經過了挑戰、拼搏、堅持、然后再出 發,我們的生命力會更加堅強,更能抵擋風雨。
5、傳統家具行業亟需抱團取暖,加快行業資源整合。
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傳統家具產業鏈條也在不斷的延伸和細致化,原材采購、出 材、烘干、設計、品牌營銷、渠道拓展、物流配送、售后服務等各個環節的優化和配置亟待整合。由于行業內各企業的定位不同、木種不同、營銷方式不同,造成了 大家各有長短、各有優勢,而長遠來說,傳統家具行業整體上應該形成有機的生態系統,每一個企業都是生態系統中的細胞,我們要不斷的在各自的領域內創造出核 心競爭力,為其他企業提供支持和幫助。
6、以“文化”為基點的產業發展模式越來越具有當代歷史符號。
說到傳統家具的發展,不得不提到我們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獨具中國特色的家具制造 材料、工藝、款式、內涵等,都讓我們驚嘆。但時代的發展告訴我們,在傳承的同時要去粗取精,要自主創新,要結合我們當下的精神追求和審美的特點來制作傳統 家具。傳承不是守舊,創新也不是顛覆,而是緊跟時代發展需求,取其精華,精煉出有當下時代特色的家具作品。
當下的時代,是信息革命的時代,是創新至上的時代,是中國傳統文化盛行的時代, 我們作為肩負著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使命的接班人,時代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給了我們一個挑戰與機遇并存的時代,在今天這個全體家具人齊聚 一堂的場合里,我們要堅信,在我們家具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傳統家具行業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