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報道,近日,家住煙臺芝罘區的張大爺買了一臺凈水機,七十五歲的張大爺和老伴本以為,就此能喝上干凈放心的自來水,然而想不到的是,經過凈化過濾后的水有不僅異味,等張大爺拆開了凈水機,竟然倒出一灘黃水,還有許多不明成分的懸浮物。像張大爺這樣的例子隨處可見,現如今,水安全事故頻發,水色發渾、喝出蒜味、煤氣味都不在少數,消費者也意識到水質惡化這一不容忽視的嚴峻事實,為了喝上一口健康的水,投入大量的資金去購買各種凈水產品,然而結果并不總是如意,問題都出在哪兒呢?
凈水器緣何不凈水
凈水器自身的質量原因首當其沖,張大爺遭遇到的就是這樣的問題,甚至銷售人去樓空。相關數據顯示,截止自2013年,我國凈水企業已達3000多家,年產凈水設備3000多萬臺,且每年以10%的速率在增長,然而目前的凈水器市場不可謂不混亂,存在入行門檻低、企業小、品牌少等諸多問題,再加上沒有相關標準沒有統一,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多達30多項,更是亂上加亂。
然而購買到一個“高質量”“品牌保證”的凈水器,就喝上健康水了嗎?未必。由于國內自來水廠的凈水工藝相對落后,凈水器在凈化此類水質的水一段時期后,各類雜質、重金屬等物質日積月累,難免會堵塞通道,導致凈水產品不凈水。當凈水器凈化污染很嚴重的水,只會傷害涉水產品,使用壽命則將大打折扣。
管道鋪設和布局設計對用水的影響
水質日益惡化,消費者對水質健康也越來越關心,然而消費者對用水相關知識以及涉水產品的功能的了解卻十分有限。比如我們都對擰開水龍頭自來水就汩汩流出習以為常,也都大概了解凈水設備,但如要問家里的水都是怎么流動的,家里的管道都是怎么鋪設的,相信許多消費者肯定頭腦一片空白,消費者大都將注意力集中在外部比較大件的諸如凈水器、熱水器等相關產品,但用水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正如身體的表里,外表雖然光鮮,但如果內里雜亂,就會造成氣血不通,要真正做到內外兼修,光鮮才會持久,而用水管道的鋪設和布局設計正是用水的內里,問題往往也會發生在這些消費者沒有意識到的地方。
由于不被重視,目前我國家庭的管道普遍缺乏設計,即便有,也大都不是很合理,沒有顧及全屋布局,凈水、水路設計、進水出水分割,沒有形成完成的系統,凈水器、管道等涉水產品不統一,造成好產品不能正常用,產品功能無法享受。而消費者在裝修中也多使用普通的PPR管(無規共聚聚丙烯管)和塑料管,塑料管本身就含有塑化劑,輸送水造成管道二次污染,而且其使用壽命不長,損壞之后翻修十分麻煩,帶來居家生活的不便。
分質供水與全屋定制的新思路
與此同時,由于理念的缺乏,國內的業主在裝修的時候往往選擇“一管到底”,也就是全屋的水一視同仁,沒有區別對待,這就是造成“凈水器不凈水”的一大原因。分質供水在這方面提供出了一個新思路。所謂的分質供水指的是以自來水為原水,針對不同需求提供不同水質的水,分設管網,實現生活用水與飲用水的分質和分流,并對飲用水加以更大強度的凈化,達到水質真正凈化的目的,同時也是在目前的經濟與實力的限制下,滿足優質優用、低質低用的要求。
但就目前看來,分質供水并沒有得到國家的大力推行,然而國內已經有公司在這方面進行了努力,比較突出的如福蘭特公司的“全屋用水定制”,試圖改變國內家庭自來水管“一管到底”導致生活用水與飲用水同一的現狀,具體操作大約是按照“分開水路”、“分質供水”的思路來進行,在裝修時提供定制化服務,依據消費者的房屋格局、使用習慣、出水點位等為消費者設計和安裝合理的水路,在廚房、客廳、衛生間等空間中按用途將不同的水分開處理和供給,飲用水多重處理,而在管道材料、凈水產品、出水產品等方面則嚴格把控,從而讓終端涉水類產品優化使用,最終讓水質得以真正凈化,讓消費者生活在健康與安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