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無論是 家居 建材產量還是使用量,均高居全球榜首。自2000年后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在增長,其中地板、木門這類木質結構的 家居 產品增長尤為迅速。未來地板市場,雖然不至于完全進入壟斷時代,但是占據(jù)市場高位的地板企業(yè),無疑會比其他中小企業(yè)占有更多的優(yōu)勢。但是數(shù)量增長的同時,地板質量問題日益凸顯。很多品牌為了提高市場占有率想出各種營銷概念, 家居 建材“江湖”亂想由此產生。
亂象1:“學名”和“俗名”混用
某知名地板品牌打出“新實木”地板這一新新概念,作為實木復合地板的俗名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其實他的學名就是“實木復合地板”。很多業(yè)內人士都感嘆,連專家也看得眼花繚亂,更不用說普通消費者了,要知道,不是 家居 建材行業(yè)的從業(yè)者或者專家的話,這么多專用名詞普通大眾是否能真的理解其中的差異呢?
根據(jù)木地板國家標準劃定,“新實木地板”其標準名稱應為“實木復合地板”。市場上“自帶龍骨的實木地板”其實就是“三層實木復合地板”。根據(jù)2001年最新頒布的實木地板國家標準GB/T15036.1—2001規(guī)定的定義:用實木直接加工而成的地板。根據(jù)2000年頒布的實木復合地板國家標準GB/T18103-2000規(guī)定的定義:以實木拼板或單板為面層、實木條為芯層、單板為底層支撐的企口地板或以單板為面層、膠合板為基材制成的企口地板。以面層樹種來確定地板樹種名稱。因此,根據(jù)“新實木地板”、“自帶龍骨的實木地板”的規(guī)定劃分,應歸類為實木復合地板。
亂象2:惡性競爭產生“經濟型” 家居 產品
業(yè)內人士表示, 家居 建材行業(yè)存在惡性競爭。比如很多企業(yè)都利用相關法律規(guī)定的漏洞提出一些所謂“經濟型”新 家居 產品,這些經濟型 家居 產品與正常的 家居 產品相比,有些功能被人為的弱化,甚至淡忘。例如木地板的“實木復合地板”這個名詞越來越少的出現(xiàn)在很多品牌的銷售口中,本來應該清晰明了的告知消費者所購買的地板為何種材料,但是很多銷售在推銷時避重就輕,以價格引誘消費者購買,實木復合地板被含糊其辭的說成了“新實木”“超實木”等概念。
專家表示, 家居 產品的材質一直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問題,制作材料必須滿足安全這一標準。為什么很多品牌不愿意強調實木復合地板這個概念,其實理由很簡單,他們產品的質量達不到消費者的預期,所以在營銷時會借用很多其他概念以達到蒙混消費者的目的。
亂象3:地板銷售新招層出不窮
筆者也是曾經的地板購買者, 家居 行業(yè)不同于其他行業(yè)的最大區(qū)別就在于如果不是專家基本上被店內銷售的各種推銷招式欺騙的概率相當高,你根本無所辨別哪個是真哪個是忽悠手法。經常會產生購買后的維權投訴事件。
某知名報紙近日就披露,市場雖活躍著大大小小的地板企業(yè)近千家,但是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銷售人員的標準作為衡量,很多知名企業(yè)的銷售企圖利用很多新概念新名詞混淆消費者視聽,達到其推銷產品的目的。消費者在購買時一定要做足準備,不要被層出不窮的銷售手段欺騙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