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CIE智能硬件首發會于11月6—8日在上海國際展覽中心舉行,吸引了海爾、英特爾、百度等知名企業的積極參與。作為國內智能 家居 領域的先驅者,海爾在本次大會上首發了輕量智能套裝SmartCare,一方面是針對U+智慧生活平臺的戰略落地,另一方面也旨在通過跨行業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智能 家居 行業發展。
什么是SmartCare?
據介紹,SmartCare輕量智能套裝一代產品是多款即裝設備一體化管控,包括智能網關、門窗磁傳感器、智能插座、水浸傳感器、多功能傳感器設備組成,可以針對家庭網絡、門窗開關、電器、溫度的狀態進行實時監控。
對用戶而言,通過下載安裝APP便可隨時查看家中情況,偶遇突發事件還能及時得到提醒信息,提升了家庭的安全防范級別。此外,在預設條件下,其還可自行開關電器滿足用戶需求,如當充電完成可自動關閉電源,在用戶回家前可提前打開空調以調節環境的舒適度,等等。
總的說來,SmartCare具有三大特性,第一是可對家里的多種電器、設施進行監控,對突發事件也具備及時提醒的功能;第二,用戶可通過移動終端來控制SmartCare所有智能設備,而且通過一次設置即可實現全家共享、永久有效,也可以通過1個賬號掌控多套設備,具備強大的平臺化特性;第三,SmartCare具備很強的靈活性,總結起來可用以下幾個詞來形容------“無需安裝,即貼即用;自動配對,無需設置;無線連接,隨心擺放”。
不難看出,SmartCare實際上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系統,它涉及智能 家居 的各個組成部分,通過智能化管理的方式,讓用戶不僅可以實時監控,還能遠程控制。這既是海爾智能硬件的迭代升級,也是U+開放平臺從軟件到硬件落地的具體表現。
U+ 概念落地,SmartCare的價值和意義
當然,推出SmartCare還有一個重要的背景,就是海爾的U+智慧生活戰略,剛才提到,SmartCare是U+開放平臺從概念到落地的具體表現。為什么這樣講?
眾所周知,海爾的U+智慧生活戰略是個非常有體系的戰略。U+不僅是一款底層系統,更是一個開放平臺。只有平臺化,才能使U+及海爾從硬件盈利為主的經營,轉向以用戶和數據為驅動的經營,最終走向服務創新。
從發展歷程來看,今年3月海爾發布了U+系統,7月召開U+開發者大會,聚合智能 家居 產業鏈不同資源,到10月,海爾U+借受邀安卓開發者大會之際舉辦的智能 家居 開發者論壇在深圳召開。可以看出,海爾對U+戰略的推動是不遺余力的,雖然力度很大,但也不乏計劃性,可謂是層層深入、有條不紊。
另一方面,SmartCare具備無線、簡單、易用、價格親民等特性,實用性很強、智能化程度很高、推廣價值極大,可謂是目前輕量化智能 家居 的翹楚和標桿。而這對于U+戰略顯然是一個重要的補充,SmartCare繼承了U+開放的特性,可充分發揮其全開放的接口協議,以及完善的服務體系等優勢,實現跨品牌的互通,這是其他智能 家居 套裝所不具備的優勢。
SmartCare 對智能 家居 行業的推動作用
從行業的角度來看,SmartCare顯然也會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目前整個智能 家居 行業基本還停留在產品研發和推廣的層面上,在平臺化方面做得并不夠,這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舉個例子,我們知道智能電視、智能空調等智能家電為智能 家居 注入了更多內涵,不過如果缺乏平臺為支撐,這些智能電器就無法被統一管理和使用。智能 家居 未來的發展必然是依托物聯網來展開,每個家庭有一個小的物聯網,可以將各種智能設備接入進來,并實現統一管理。而這個物聯網又可以接入到更廣闊的網絡中,這樣用戶在外地也可以對家里面的各種設備進行操控,這才是智能 家居 的魅力所在。
SmartCare則從根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多設備之間的智能聯動、組合,為用戶創造了定制化的智慧生活場景,毫不夸張的說,SmartCare將讓智能 家居 告別智能單品孤軍作戰的局面。同時,由于平臺具備開放性,未來必然會有更多的智能家電設備接入到這個體系中,共同將智能 家居 行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