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 家裝 O2O產業,在產業鏈上來看,還是大家司空見慣的裝飾材料商家、設計單位及設計師、施工單位、裝修用戶等幾個環節,幾個環節都可以衍生出O2O的業務,因為裝修主要是線下的工作。裝飾裝修業又有其特殊性,雖然幾個環節都可以做O2O的業務,又需要相互依存,因為任何一個業務都不可能獨立完成整體的裝修工作。
因此做 家裝 O2O,只要做好自己擅長的領域就有很大的市場,其他環節只要與擅長的單位配合做業務與執行即可,一切都是可以合作的。這樣來看, 家裝 O2O要做就要盡量做輕,用眾包合作的思維去運營,重點在于用戶的運營,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是最應該做的。
裝飾裝修領域與生俱來具備O2O基因
裝修行業跟餐飲等行業類似,不管專業人士是否把他定義成為O2O,它們一直都是這樣做的,譬如餐飲早期打電話下單預留,裝修則必須上門施工才行,還有家具等裝飾必須上門安裝。所以,對于 家裝 O2O,首先是 家裝 項目連接著 家裝 客戶與裝修公司,然后是裝修公司也通過項目連接施工隊伍, 家裝 O2O要解決的是讓用戶成為中心,讓用戶直接與設計、裝修、裝飾材料等各環節交流與對接,用戶自己就是一個項目經理,可以任意組合設計師、裝修隊伍及裝飾材料供應商,一切都是隨意組合的。
當然,國人如此定制自己的房屋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大部分人都相信權威,同時也相信權威的建議。這樣,各O2O產品的角色成為裝修顧問,或者是產品團隊能給做這個事,客服能給予用戶充分的回答,或者是邀請專業人士入駐,以充當 家裝 顧問,長遠來看,后者的模式更輕,就如窩牛裝修APP一樣,設計師們可以獨立為用戶解決從裝修到施工的各種問題,產品本身要做的僅僅是各種資源的配置及不斷完善用戶體驗。
家裝 O2O需要將輕的部分互聯網化
事實上 家裝 O2O思維是建材商家一直在用的,做O2O模式等于做跨界,要么通過增值服務來銷售更多的建材產品,要么商品便宜賣,通過更多的服務來盈利。做建材的商家通過提供送貨到家及施工上門等服務來賣產品,做施工的單位通過裝修可以包工包料上門服務,設計單位則是大滿貫,從設計到施工全部包攬。要說與O2O的區別,就在于這些業務都是在線下的,幾乎沒有線上的運作部分。
現在 家裝 O2O模式的應用,主要還是將部分信息網絡化,買材料、看裝修圖、選施工單位等工作無需去線下跑市場,譬如窩牛裝修APP是把裝修設計圖數字化并拆解,設計師成為裝修顧問及 家居 產品導購。因此, 家裝 O2O就是要研究如何將可以不用線下操作輕的部分互聯網化,剩下重的部分如何能夠更輕的操作,否則 家裝 O2O與之前單純線下的操作就沒有什么本質區別。
每個裝修APP可以成為一個服務平臺
現在裝修類APP也漸漸多了,還是以窩牛裝修APP為例,其實它就做的很輕,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設計師搬到了APP上,這有什么好處?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的時間是碎片化的,除了工作需要,不會再有人天天盯著PC;其次,現代人追求生活質量,尤其是在家里,能用手機等移動設備完成的事,大多也不會再用PC。因此,使用APP交流 家裝 問題是設計師與用戶共同的訴求,而借助于微信、qq交流,又不便于展示設計作品。
雙方的交流能否達成共識,要看設計師與 家裝 者的價值取向。用戶希望通過交流能夠獲得更多裝修信息及裝修經驗,如果能提供一站式服務當然更好。設計師則希望自己的設計作品能夠變現,可以在變現之外收點服務費。其實設計師的作品具備多重意義,作品除了展示給用戶設計師的能力之外,每個 家裝 圖中的 家居 陳設都是一個賣點,就像一個活體插頁,將來的產品或許能夠實現直接點擊圖中的某個位置就能展示該位置的所有建筑用料與陳設。
可以看看它的模式,窩牛裝修APP的做法是把設計師作品中的 家居 陳設及裝飾材料,鏈接到線上商城,商城可以是自營,也可以和其他裝飾材料商家合作,只要能拿到團購價或者更低價格,用戶就能感到實惠。這個模式再往后發展,會衍生出裝飾材料商家與裝修用戶的供需鏈,甚至以后連施工單位也可以入駐這個產業鏈條,APP則會成為一個對接供應鏈上各方的服務平臺,平臺起來,生態也就有了。
用戶要想實現網上裝修,大概要分幾步:至少需要一個可以查看裝修圖地方還要能夠在線交流,談妥以后可以在線下單并網上購買各種材料與服務,然后是施工上門,然后是家具上門。自然,在上門之前,必須要有設計師的參與,設計是為了裝修,有需求才會有設計,仍舊是用戶為王。
在這個流程中,用戶不懂什么是O2O,但是他們知道東西是不是好用。對于用戶而言,能夠通過某個O2O產品完成一次裝修之旅,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并且在預算之內裝好自己的愛屋,沒有比這個更有意義的。
其實,如果是從裝修圖或者設計方面切入O2O的話,每個設計師都應該是一個合格的 家裝 顧問,要為用戶解決更多的裝修中的問題,甚至可以為用戶提供整體裝修解決方案。在未來,每個設計師都有巨大的能量,每個設計師都具備獨立操作從設計到組織施工的能力,每個設計師都是一個項目經理,這樣才能更好的為用戶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