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藻泥,顧名思義,肯定不是一種液態材料。作為一種固體材料,自然就沒有液體材料的流平性(在液體表面張力下自動延展使表面平整的性能),這也給很多習慣了乳膠漆施工的工人造成了困擾。于是有企業“創造”出了液態硅藻泥(自稱“硅藻乳”),號稱既有硅藻泥的功能性,又能按照乳膠漆的方式進行施工,聽起來不錯,可實際情況到底如何呢?
盡管所有人都希望這種偉大的“創新”真的能實現,但現實總是殘酷無情的,當其在某方面獲得了一項天賦之后,必然會在其他方面留下遺憾,魚和熊掌不能得兼,硅藻泥的功能性和乳膠漆的施工性也注定無法得兼。
1、硅藻土可以實現功能性的基礎是孔隙通暢,而乳液則是孔隙的殺手。
眾所周知,硅藻泥之所以具有呼吸、調濕、隔音等功能性,主要得益于其原材料中含有硅藻土,這也是為什么叫做“硅藻”泥的原因。為什么含有硅藻土就可以實現這些功能呢?這是因為硅藻土相比其他物質來說有一個十分特殊的地方——多孔。因為多孔,所以質輕所以可以呼吸,所以可以吞吐濕氣(調濕),所以可以阻礙聲音傳播(隔音),可以說硅藻土就是硅藻泥的靈魂。
乳膠漆為什么叫做“乳”膠漆?這是因為乳膠漆是以乳液作為溶劑的一種漆,相比“油”漆(以油性材料為溶劑)來說,以水性的乳液作為溶劑的乳膠漆環保性有了大幅提高。但這也僅僅是在和“油”漆作比較的時候。無論再怎么美化乳液,其有機溶劑的身份是無法改變的,而且隱藏更深的更致命的一點則是乳液的密封性。
乳液在干燥過程中會由液體逐漸變成一張致密的“膜”,在業內這一過程叫做“成膜”。有些夸張但很形象地說,這層膜很像是一層塑料膜,整個屋子都刷了這種漆之后就變成了一個“大塑料袋”,住在家里就像是悶在在塑料袋里一樣。而且越是質量好的乳膠漆,比如耐擦洗次數高、能彌補微細裂紋、防沾污能力強……這樣的漆形成的“塑料袋”也越不透氣。
乳液成膜的這一特性是否會因為加入了硅藻土而產生根本的變化,甚至能變成一張“多孔”的膜呢?首先不能完全否認乳膠漆的透氣性,但還要必須說明,乳膠漆的所謂透氣性與我們要求硅藻泥實現的呼吸性,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形象的比喻就是透氣性好的乳膠漆就像是真皮皮鞋,而硅藻泥則像是紗窗,雖然都有透氣性,但已經沒有比較的意義了。用乳液裹住硅藻土抹到墻上,就好比在紗窗表面再擋上一層純牛皮,雖然有透氣性,但已經完全不是我們所需要的東西了。
2、硅藻土+乳液,其本質是披著“硅藻泥”外衣的“乳膠漆”。
最近幾年,一些知名乳膠漆品牌也推出了一些以標榜“透氣”和“吸附”為主打賣點的乳膠漆,比如多樂士的竹炭系列等。看似解決了某種固有問題,仔細研究產品說明和電視廣告可以發現,所謂的“透氣”和“吸附”只是通過制造幻覺來實現的,其實從來沒承諾過到底會有多透氣,能吸附多少東西。站在業內人士的角度其實很容易理解,因為這些功能本來就是乳膠漆的軟肋,壓根就實現不了,也只能靠打擦邊球來吸引眼球。
在乳膠漆里加入一些竹炭,這就成了“竹炭乳膠漆”,而加入了一些硅藻土,則搖身一變成了“硅藻乳”。甭管寫的如何天花亂墜,其本質是無法改變的,沒有叫做“硅藻乳膠漆”(事實上也有的乳膠漆叫這個名字),反而披上“硅藻泥”的外衣,以攻擊乳膠漆為謀生手段,無非是向渾水摸魚,為了營銷的需要罷了。
3、視頻里效果很好?抱歉,那只是一場魔術表演。
為什么總是有人上當受騙?為什么幾乎年年月月都有新聞曝光各種騙術騙局,依然有人重蹈覆轍?為什么電視購物廣告被屢報屢批屢罵屢砸,依然有商家樂此不疲,依然有消費者閉著眼睛往火坑里跳?……我們不禁要問:您還在相信電視購物廣告?
常言道:“眼見為實”,可事實上即便您親眼所見也未必為實,很多時候您看到的都是一些“小魔術”。您想知道真相,想讓我們幫您解答為什么視頻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想讓我們用這種方法幫您把這個幻覺戳破,這個可以理解。但我們要說,既然人家做的是“魔術”,我們又不是專業的魔術師,我們怎么可能知道其中玄機呢?相信我們:別把它當成演示看,當成魔術看!
產品到底怎么樣,功能到底如何,不能只看視頻,更不能看了電視購物廣告就不能自拔,檢驗一切其實很簡單,買個試用裝回來一試便知。不過可能沒有企業敢把這種液態硅藻泥的試用裝發給你……
結語:在中國,我們就要有做中國人的覺悟,當一種貌似偉大的創新出現時,其背后可能隱藏的是再一次的坑爹。通過對液態硅藻泥的介紹,相信您不只知道這個東西是不靠譜的,可能對某些知名乳膠漆品牌的產品也有了全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