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12月份以來,霧霾強勢入侵,蔓延大半個中國,室內空氣凈化器成為廣受熱捧的“神器”。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凈化器效果虛假宣傳嚴重,亟待規范。
國家標準委已啟動對現有空氣凈化器國家標準的修訂,完善針對不同特征污染物的產品技術指標、細化實驗方法,便于消費者理解,增加適用面積和空氣潔凈量的折算方法,同時完善產品標注要求,待標準修訂稿成熟后,將盡快予以批準發布。
據介紹,我國現行的國內標準體系基本健全,從2008年開始制定了一系列空氣凈化器標準, 涉及空氣凈化器的電器安全、性能和售后服務,其中安全要求與國際水平保持一致,性能要求比國外標準更全面,將空氣凈化器凈化的污染物對象分為固態污染物 (顆粒物類)、氣態污染物(甲醛、甲苯等)、微生物污染物(細菌類),“PM2.5”屬于固態污染物的一種。原標準規范了空氣凈化器去除固態和氣態污染物 的凈化效能、潔凈空氣量、凈化壽命等基本技術指標和檢測方法,其中以潔凈空氣量作為核心指標,與國外標準一致,社會關心的適用面積等可以用這些指標計算得 到。
另據報道,國家工商總局確定了2014年市場監管重點,其中以建材、家具等為重點,著力打擊仿冒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