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創(chuàng)造不是年輕人的專利,老年人同樣可以有所作為。英國肯特郡布羅姆利一名老婦人受廚房烹飪瑣事啟發(fā),發(fā)明一款新型廚具-鏟勺,為人們日常烹飪增添新幫手。
英老婦發(fā)明新廚具“鏟勺”
喜獲大獎
這款新型廚具并沒不包含什么新技術,只是刮刀、罐子和長柄勺的混合體,看起來更像是半個有把手的杯子。但它既可以幫使用者輕松盛到留在鍋底的湯、菜,又不會像其它廚具那樣會在刮蹭鍋底時發(fā)出噪音。
餐飲業(yè)界人士認為“鏟勺”將成為最有可能給英國廚房帶來變革的廚具。65歲退休老婦瑪格麗特 奧卡拉漢也因而獲得大獎1萬英鎊(約合1.65萬美元)獎金。
如果這一發(fā)明按預期在明年上市,奧卡拉漢還可以“抽成”銷售額的百分之三。對于她來說,安享退休晚年已不是夢想。
“我后半生有依靠了,不可思議,我非常興奮,”英國《每日郵報》引述奧卡拉漢的話報道。
生活啟發(fā)
“我之所以設計出這個東西,是因為實在受夠了從重重的鍋里把食物和湯盛出來的麻煩,經常會有一些肉或者蔬菜掉出來,”奧卡拉漢談及發(fā)明初衷時說。
“我記得母親曾經用杯子盛菜,但鍋底邊緣的東西還是盛不到,”她說。
鍋底的食物通常很難盛上來,也會造成浪費。“我討厭浪費,”奧卡拉漢說,“看到電視上廚師由于時間緊張從來不把鍋刮干凈,我非常生氣。”
奧卡拉漢首次產生“鏟勺”概念是在18個月前。其間,她曾嘗試用塑料瓶和牛奶盒制作鏟勺的模型。直到與丈夫一起去購物時,看到發(fā)明挑戰(zhàn)大賽宣傳單,她才制作出第一個真正的“鏟勺”。
創(chuàng)意簡單
奧卡拉漢的“鏟勺”從600多種參加比賽的創(chuàng)新產品中脫穎而出,獲得大獎。其它參賽設計還包括烹飪計時器、旋轉蛋糕托盤等。
創(chuàng)新大賽評獎小組負責人赫斯頓-布呂芒塔爾說:“瑪格麗特女士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她的發(fā)明實用、具有革新意義。我仿佛感到自己就在廚房用它一樣。看到她的發(fā)明,我們所有評委都開始想‘為什么自己就沒有想到呢?’這是個很簡單的創(chuàng)意,但是很有用,讓我們生活真的變得更簡單。”
對于1萬英鎊大賽獎金,奧卡拉漢尚未想好要怎么花。
“首先我會雇人清洗一下我的烤箱,也會讓大家來共享我們的喜悅。此外,我的2個成年的孩子生活也很拮據,”她說,“這個圣誕節(jié)肯定會過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