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整個 家裝 建材市場又迎來了一個小高潮,在整個市場風風火火的同時,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一些 家裝 建材賣場和商家,為了贏得市場和消費者,都趁機拿出了許多“出位”的促銷手段,不斷翻新的促銷花樣讓消費者應接不暇“防不勝防”。不少業主甚至因為盲目跟從促銷下單,吃了不少啞巴虧。到底該如何面對魚龍混雜的市場?成都市 家居 消費投訴站專家蔣斌認為,“業主們還是要謹慎消費,不要盲目趨從于當前市面各種促銷手段,”不管是定 家裝 、選建材,都要多比比,多逛逛,不要輕信被吹得天花亂墜的促銷花樣,而更應該看中一些商家和品牌賣場的實力和服務保障。
那么,在裝修和建材市場,到底都有哪些促銷節目在上演?本周,我們請來了成都 家居 投訴站的資深專家和新世紀裝飾廣場的相關業內代表為業主支招,同時,在眾多讀者打來的熱線中,記者截取了三個鏡頭,講述普通人在裝修旺季遭遇促銷陷阱的故事。
鏡頭一
超低折扣餡餅還是陷阱?
李小姐最近正為家里多處拱起的地板苦惱不堪。前段時間,急于裝新房的李小姐從某大型裝飾建材賣場興高采烈地買回了自己心儀已久的地板品牌,“當時主要是看到這個賣場折扣太低了,廣告上說的是‘廠家直供,周年慶虧本回饋’,一看地板價格比平時少了幾十元每平米就動心了。”沒來得及多想,李小姐三兩下就下了單。“地板安裝都很順利,可是沒安多久地面就拱起來了,還隱隱有開裂的現象。”李小姐前后找了商家幾次,但商家找出了促銷單上和下單協議上的注明表示,“這款地板本來就是該款地板最后一批貨,合同上寫明了不退不換的,所以才賣那么低價。”無奈之余,李小姐
只好找到了消費者協會投訴,不但佘了錢,迅速搬進新家的夢想也泡湯。據業內人士透露,如果真是好的產品,能做到如此低的價格一般都是小量供應來拉動其他產品的銷售,這樣大規模的銷售就算是廠家直供、周年慶虧本回饋也做不到如此地大手筆,單算運費也不只這個價錢。就算這樣的促銷能帶動店內其他產品的銷售,那也很難實現成本的回籠,更不要說盈利了。
相因無好貨!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打著“廠家直供”、“周年慶虧本回饋”等等旗號,“座便器價格99元,五百套限量供應”、“買精品衛浴,省30%-70%”,“40元/平米品牌地板即
將放量100萬平方米”、“1元/平米品牌瓷磚不限量供應”……低得離譜的價格鋪天蓋地。
成都 家居 投訴站的專家提醒消費者在 家裝 選材過程中,千萬不要被吹得震天響的廣告所蒙蔽,一定要選擇信譽可靠的賣場與品牌,多比比、多看看、理性消費。2009年度準備裝修的業主,不妨去感受一下新世紀裝飾廣場推出的“ 家裝 品牌折扣”活動,在本次活動中,有數百個建材品牌全程積極參與,堅決做到了品牌折扣天天都有。
鏡頭二
返券誘惑引得“老馬失蹄”
剛換第二套房的王女士已經算一個裝修經驗豐富的“老戰士”了,在第一套房子裝出了幾乎完美的性價比以后,王女士就成了左鄰右舍的偶像,經常幫著親朋好友的裝修出出主意,然而,這次裝第二套房子卻讓王女士失盡了顏面。“當時,我也是看到賣場在搞返券活動,以前也參加過類似的活動,
這個促銷已經很老套,當時想應該沒什么問題就大意了。”王女士至今想起還有點郁悶,“當時看到滿2000元返900元現金券。”確實是很優惠了,“于是我就下單買了潔具和衛浴瓷磚等。”高高興興地回到家,結果沒過多久,看到另外一家賣場促銷廣告,折扣算下來比我返現金券買的還便宜。后來一打
聽才知道,原來商家在返券之前早已經提高了價格,“這樣算無論如何也算不過商家的。”
新世紀裝飾廣場資深專家透露:返券返現活動常常都成為“美麗的陷阱”,在此之前,商家早就將產品的實際售賣價格做了提升,或者將產品的價格折扣降低。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費者所領到的現金券或返
的現金形同虛設,那只是吸引消費者的一個活動噱頭而已。這種促銷方式雖然老套,但是看起來極具誘惑力,有不少消費者領券或返現后都泛起了嘀咕,想要得實惠還得再花錢,這樣的消費到底是誰賺了?因此,廣大消費者千萬不要陷入早已設計好的“循環消費”陷阱!
鏡頭三
選建材要謹慎當心設計師撈“高回扣”
為了裝修出好的效果,家住東門的劉先生千挑萬選最終確定了某知名 家裝 公司,并指定了該公司的一名主任設計師親自為自己的房子“操刀”,為了配合設計師的設計,劉先生還不辭辛勞親自駕車請設計師陪同自己到建材賣場選擇了墻地磚、木地板、櫥柜和家具。每次跑下來,劉先生發現這位設計師總能從
材料商那里拿到比自己更低的價格,這讓他大為欣喜,對設計師更是“好煙好酒好招待”。但在上個星期,劉先生欲將幾塊殘次瓷磚拿去與瓷磚銷售老板調換的時候,偶然從一份銷售記錄上看到,竟然有2400元錢被瓷磚銷售老板當做拉自己上門的“答謝回扣”給了設計師。劉先生接著算了一筆賬之后,更加氣
憤難平:如果按照相同的比例,這位設計師為他推薦瓷磚、木地板、櫥柜、家具,至少能拿到兩三萬元回扣。“太黑了!”
專家認為,部分設計師與建材商家之間的內幕交易在業內早已是公開的秘密,高達40%以上的返點讓部分設計師嘗盡了甜頭。我們很多裝修業主對建材行業不太了解,往往圖個方便
省心,像劉先生一樣請設計師全程“操刀”陪選陪購。部分設計師將消費者帶到回扣最高的地方選購,在他們“專業角度”的推薦下,消費者很容易步入早已設計好的重重陷阱。所以業主選購建材時最好是自行找具有品牌實力的大賣場直接前往。記者徐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