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機造成的經濟“低潮”已經讓 家居 行業感受到絲絲寒意,而上游房地產交易市場的低迷更加加重了 家居 行業不景氣現狀。在此沖擊之下,各地已有部分家具企業關停,建材賣場商戶拖欠租金的情況也開始出現,尤其新開業的賣場“商戶熬得非常辛苦”。
在這樣的形勢下, 家居 行業該如何突破困局, 從容度過“嚴冬”?諸多商家無不在開源的戰略舉措上絞盡腦汁:企業內部調整、產業升級、生產線轉型……,慘淡經營,甘苦自知。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眾多商家 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電子商務這一近年來備受追捧的新營銷模式。電子商務的優勢很明顯:首先,成本優勢。網上銷售減免供銷渠道的中間環節,省去了實體開店、店面導購等大量硬成本,直接提升利潤空間。其次,渠道優勢。網絡開拓全新銷售渠道,不僅覆蓋面廣、流通速度快,而且更便于渠道管理、品牌建設和推廣。第三, 順應潮流。網絡消費契合了時下的生活潮流,在網民規模化與大眾化的趨勢之下,網絡購買的主流化與實用化趨勢,已為 家居 電子商務的發育奠基鋪墊了優厚的發展土壤。于是, 家居 電子商務 隱然成為行業嚴冬之際 家居 商家開源節流眾多方法中的一個必選項。
電子商務在成本與渠道上的絕對優勢顯而易見,然而成熟的 家居 電子商務 商業模式難產,遲遲未能順利誕生,究其根本,除了誠信、支付、物流這些電子商務模式自身無法解決的悖論之痛以外,更重要的,是橫亙于 家居 行業之前的三道門檻:一是單從產品角度來看, 家居 材料標準化程度低,單純的網絡展示無法消除消費者對貨不對板的疑慮,因而無法拉動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二是 家居 產品兩項相輔相成的獨特性質:功能性與裝飾性,而消費者對產品在 家居 空間內搭配整體效果的體驗要求,更是難以通過網絡得到滿足;三是包括配送、安裝等的 家居 產品本地化服務,其專業性要求無法由網商統一完成。在 家居 行業特性的制約之下,傳統電子商務的B2C商業模式——由網絡提供商向消費者直接銷售產品,因其先天不足,只能在 家居 行業門外躑躅不前。
日前,棲居南方的一家公司應用了先進的虛擬現實技術,在電子商務中實現了情景式網絡營銷并給客戶提供了更多更實際的增值服務。剛一上線即受到市場熱捧,國內首家數碼化家具定制連鎖機構“尚品宅配”、廣州 家居 連鎖企業的先行者“幸福家私”、新興的全國 家居 連鎖新勢力“優宜好家”等嗅覺敏銳的 家居 商家以及近千名優秀的室內設計師先后加入了這個平臺。而且,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就成交了40余套空間方案,銷售額超過20萬,引起了業內的強烈關注。
所有客戶都在共享平臺里的所有客戶資源、產品資源、信息資源、人才資源、商機資源、會員資源等,資源的共享完全降低了獲得新客戶的高成本。而相對于B2C單一的發展模式,B2B、B2C、C2C、C2B四位一體的產業群生態鏈垂直循環營銷模式,“商業地產+企業內部的信息化系統+電子商務交易系統”相結合的全新模式,無疑又讓投資者看到了投資的低風險和高回報。
有別于傳統的 家居 行業,電子商務還有兩個好處:一是通過SNS的社區理念,更有效的增加了商家與商家之間、商家與顧客之間的互動關系,最終形成了一個B2B2C2C2B的循環營銷關系。SAAS模式的加入把電子商務從原有的內容決定一個網站,轉變為功能應用與信息互動為基礎的應用型電子商務平臺。更重要的是SOA技術的應用讓平臺不再局限于本身的不足從而不能開發更專業的產品,我們只須提供標準預留接口,就可以開發把更加專一、更加強大的功能融入其中。
線下服務把原本電子商務網站只能為用戶提供信息咨詢服務擴展至線下。用戶能更加真實的感受到服務的親切,同時更加有效的整合網上資源與網下資源;二是將政府職能部門(工商、稅務、公安等)搬上網進行虛實同步化規范、監管、服務,使得網絡平臺的發展更加良性、秩序、安全、高效、和諧,使得各方利益均有保障。
成功沒有偶然,電子商務模式之所以受市場青睞,其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省卻中間環節之后的價格優勢,以及打造全新的銷售渠道無疑是電子商務的基本優勢所在。因此,融合了對商業營銷特性的深入理解與綜合思考,特別是在 家居 行業,對產品整體搭配的空間體驗更為強調的購買要求,將通過設計師的 整合力量達成網絡的整體 家居 空間生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