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24日電(記者劉菊花)“家電下鄉”“家具服務農村”“廚衛產品下鄉”……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機使中國眾多長期依賴出口的行業、企業把目光投入消費潛力巨大的國內農村市場。名牌產品紛紛進入,雜牌劣質品被無情擠出,中國的農民首次在家門口看到了以前聞所未聞、買也沒處買的高品質的先進生活用品。
“開拓國內特別是農村市場不但是中國企業應對經濟危機、擴大內需的舉措,而且引導了農村市場的消費,完善了農村售后服務體系,給農民帶來極大便利,促進了農村消費升級。”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步正發24日在“輕工行業擴大內需服務新農村建設”發布會上說。
今年3月,中國五金制品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石僧蘭在革命老區臨沂驚訝地看到,一幢幢漂亮的新農村建設住房,用的全是質量低下甚至“三無”廚衛產品,跟現代化的住房一點都不搭配。當地農民說,在集貿市場只能買到這樣的劣質品。
“廚衛產品下鄉,正當其時。”石僧蘭說,金融危機以來,我國部分以外銷為主的廚衛產品生產企業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廚衛產品下鄉能夠協助這些企業更迅速更流暢地進入國內農村市場,改變沒有自主品牌、長期貼牌生產的經營模式。而隨著新農村建設工程的深入,多數農民不但住上了統一規劃的新房子,更享受到了水電氣入戶的現代生活,把原來的“大灶”“茅廁”改變為更加健康、清潔、節能的現代廚房、衛生間,將隨著廚衛產品下鄉變為現實。
長期以來,受城鄉二元經濟形態的影響,雖然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半數以上,但消費遠落后于城市。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推算,農村市場只占國內家電市場約三成,占全部銷售量的五分之一。農村家電普及率只達到城市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初水平。由于農民消費水平低,農村流通渠道不健全,農村市場建設滯后,產品檔次、質量遠遠落后于城市。
家電下鄉活動開展后,農村家電市場銷售量增長迅速。據商務部統計,今年前7個月,中標企業下鄉產品共發貨4436萬件,銷售1388.28萬件。預計2009年中國電冰箱、洗衣機農村市場銷售量可占到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銷售額接近三分之一,形成國內城市、國內農村、國際市場三足鼎立的局勢,改變農村市場在總體上偏弱的市場格局。
家電下鄉有力促進了家電產品的升級,也促進了農村消費升級,改變了以前農村家電產品只是重復城市老舊淘汰產品的局面。
家電下鄉產品招標標準對產品的能效水平有嚴格要求,投標企業對產品的能效水平都高度關注,不僅大企業,而且廣大中小企業產品的能效水平也有大幅度提升。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姜風介紹說,家電下鄉政策在全國影響巨大,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家電企業處于比以往更嚴格的監督環境之中。“外部高壓使各企業比以往更重視產品質量,下鄉產品整體質量水平明顯提高。”
農村地區售后服務體系一直很薄弱。過去農民購買家電產品非常不方便,銷售網點少,又沒有送貨上門的服務。同時,過去農村家電維修主要靠經銷商,維修質量沒保障。
家電下鄉政策要求中標企業縣級銷售網點在全省的覆蓋率達到90%以上,并提出了包括維修網點的覆蓋率、報修響應時間、備用機等指標要求。“家電下鄉政策的實施,促進了農村銷售渠道和售后服務網絡的建設。”姜風說。
中國家具協會陳寶光也認為,家具行業正在推廣的“家具服務農村”活動,將能夠讓更多的農民用上性價比高、服務有保障的家具產品,盡早享受到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多企業關注農村市場,不斷建立和完善面向農村的生產、流通和售后服務網絡,最終將把品質最優良設計最優秀的產品,惠及我國八億農村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