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將是一個空調“冷凍年”幾近結束接受盤點的時刻,不同于去年涼夏冷凍年的草草收場,今年夏天的空調市場極其“火熱”。在盤點數據出來之前,這種“火熱”停留在連珠炮似的拉動消費政策和賣場不斷更新的價簽上。用一位空調企業老總的話講,今年的冷凍年最累,“稍一放松就會跟不上形勢”。而業內對今年這種銷售形勢已經給出判斷,諸多政策扶持下使得行業發生洗牌,二三線品牌借力國家政策市場份額一路攀升,直逼一線。而在收官之戰中,高能效空調的價格競爭將更加激烈。
“從來沒有像今年這么累過,稍一放松就會跟不上形勢。”一位空調廠家的銷售老總對記者調侃地說。誠如其言,今年冷凍年,正處于金融危機期間,拉動消費的政策頻出,雖然企業商家的工作量翻倍,但是也樂此不疲。
今年2月,家電下鄉政策在全國推廣,空調也為其中一大品類。企業在進行投標、備案和正開展農村消費推廣活動的時候,節能空調補貼政策又出爐。5月中旬該政策發布稱,國家將對能效等級2級的空調給予300至650元/臺補貼,對能效等級1級的空調給予500至850元/臺補貼。6月2日,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就發布了首批一、二級高能效空調企業中標企業名單,政策落實到京。
正當賣場忙碌著貼著綠色節能空調補貼標識的時候,以舊換新政策又在8月10日正式啟動,空調產品最高可以獲得300元的回收價格,并獲得一張購買新家電時候給予新家電價格10%的補貼,空調產品的補貼上限為350元/臺。
政策落地后,業績也現回暖。根據工信部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底,整個空調行業的庫存量創下了近3個冷凍年度的新低,僅為664.18萬臺,環比下降11.63%,同比下降38.48%。以工信部目前公布的今年4月銷售數據顯示,我國家用空調行業共內銷空調465.40萬臺,環比增長35.37%,同比增長47.3%,增長近5成。
一位空調廠家北京分公司的負責人表示,由于今年政策支持下空調打折的力度大,生意也特別好做,“我們的促銷員最多一個月能拿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