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8點半,木樨園的戴先生成為本市第一個享受到家電“以舊換新”優惠政策的消費者。與此同時,部分中標企業也在當天開始迎來第一批用戶。
與轟轟烈烈的開場相比,市民似乎熱情不高。本周一大規模啟動的家電“以舊換新”優惠政策到了第三天才有第一個用戶。為什么市民反應比較冷淡?究竟是什么因素阻礙了大家的熱情?記者走訪發現,現實中估價隨意、手續繁瑣等難題亟待解決。【重點推薦:大話 家居 :關注房地產回暖后的 家居 消費新特點】
賣場銷售員不積極
昨天上午,家住石景山的劉先生成為首個享受清華同方家電“以舊換新”上門回收待遇的用戶。記者趕到時,兩名清華同方的工程師正在對劉先生家中的老CRT電視進行估值,根據相關規定,這臺用了10多年的CRT最終折價35元。在完成相關手續后,工作人員為其開具了編號為“0000011001”的家電“以舊換新”回收發票。據劉先生介紹,他準備買一臺清華同方42寸的液晶電視,原價4190元,現在按照以舊換新的參考價,家里這臺彩電能賣出35元,加上最低還能得到400元國家補貼,最后至少能優惠435元,他認為比較劃算。
但是,記者走訪發現,市場的反應并不像劉先生那么樂觀。別的不說,從本周一開始全市大規模啟動家電以舊換新的活動以來,到了第三天才出現第一個用戶。而且當這個用戶是被記者簇擁著對著鏡頭講話時,這個算出來的“很劃算”就要打很大的折扣了。因為同樣是昨天,當記者來到位于兩廣路的國美電器,卻看到了不同的場景。幾個熱情的促銷員聽說記者要參加以舊換新,似乎有些失望,而且很快散去了,留下的一個告訴記者:“現在各個廠商都在研究具體的政策,聽說周六周日會有更加具體的規定。”據記者所知,其實以舊換新的政策已經出臺有幾個月了,最新的全市實施細則也在本周一出臺了,應該不存在還要研究的問題。最靠譜的解釋應該是,目前來咨詢以舊換新的人不會立即出手,而且即便真正出手還要經過上門評估等程序,等到消費者真正拿到以舊換新憑證時,既有可能不來這一家門店,又有可能來的時候趕不上他當班,沒有直接的實惠,動力不足也很好理解了。
新政后折扣反而少了
不久前,記者正好借家中的電視換購提前體驗了一下家電以舊換新的過程。
在家樂福雙井超市的電器銷售處,記者拿到了一份銷售員提供的創維電視以舊換新海報,大字清晰地標示著“創維液晶普及風暴以舊換新最高補貼10%至20%”。據銷售員介紹,換購的流程是:上門鑒定——回收舊家電——發放折舊卡——顧客商場購買——廠家送貨上門。按照海報上的介紹,能夠享受到10%優惠的條件是:21寸及以下的或者不能正常收看的電視、雙缸洗衣機、窗機空調、水貨電視、電腦,包括非正常的24、29、32、34寸普通及高清電視;能夠享受到15%優惠的條件是:2004年以后購買的21寸好機,24、29、32、34寸普通電視(能正常使用,外觀、圖像、聲音正常);能夠享受到20%優惠的條件是:2004年1月1日以后購買的29、32、34寸高清電視以及26寸以上的液晶等離子電視(能正常使用,外觀、圖像、聲音正常),兩匹及以上空調。
在留下了家中地址后,第二天,該公司派來了回收舊家電的人員上門,由于準備折抵的電視是2003年購買的東芝29寸高清電視,最終被鑒定為符合15%折扣,于是回收人員拉走了電視,留下了一張標有15%的抵用券。隨后,記者來到家樂福,按照海報提供的備選種類選購了一款標價為4599元的37寸液晶電視,刨除15%的換購價,最終以3899元成交。換購過程非常順利,既解決了舊家電去處的問題,又更新了電視。
當然,上面提到的換購過程是在本周一之前,而現在參加新政后的以舊換新還是有不小的區別的。首先,舊家電折價區別巨大。記者上月底進行的以舊換新,一臺使用了6年的29寸彩電折價達到了700元,而如果現在參加新政后的活動,能夠折抵的價格大概只有40元左右,相差有17倍之多,就算加上國家給補貼的三四百元,也只有先前的一半價格,這讓很多消費者有些失望。其次,換購的范圍不同。當然,現在換購也有好處,就是舊家電折價雖低,但是消費者可以購買任何品牌的任何機型,而先前雖然折價很高,但是只能購買指定品牌的指定機型,雖然說不出哪個更好,但是消費者心中自然有本賬。
三大因素阻礙熱情
盡管有關部門出臺這個家電以舊換新的政策初衷很好,但是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還是有些問題需要解決。
估價難題
由于廢舊電器的情況千差萬別,很難有統一的標準規范,最終只能靠上門回收人員主觀評定,因此問題可能最終就出現在估價問題上。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目前消費者對以舊換新最疑惑的地方就在于對廢舊電器估價沒有統一標準。在東四環蘇寧電器,家住紫南家園的林小姐手拿一份周二的報紙告訴記者,如果按照這個表格的回收參考價格,幾乎就沒有超過一百元的舊家電,那么除非本來就有購買意愿,否則誰會沖著這么低的價格額外消費呀。
最重要的是,廢家電并不等于舊家電。如果市民家里有無法維修或使用的廢家電,那么選擇以舊換新就顯得比較劃算,而且還有上門服務的便捷。但有些年頭不長、款式尚沒太落伍的舊家電,如果對比目前的估價,更換的積極性就大打折扣了。
在搜狐的一項調查中,在回答“針對以舊換新,您所顧慮的是”,有58%的消費者選擇了“舊家電如何評估”一項,也印證了這個問題。
抬價擔心
在周一新政公布前,一個康佳的銷售員在得知記者參加以舊換新時說:“實話和您說,您還是直接買那些價格直降的電視吧,目前想要以舊換新的人很少,很多品牌所謂的以舊換新其實就是按照折扣把電視賣給您,比如我這臺電視標價4599元,我可以把您的舊電視折抵600元,但是這600元其實是可以直降的,舊電視還是您自己拿著吧。”
現在雖然新政實施了,但還是讓消費者對經銷商是否抬價有所顧忌,有部分消費者擔心廠商會借“以舊換新”抬高售價。對此,蘇寧電器相關負責人表示,廠商不會在這個時候抬價,“以舊換新主要是為刺激銷售,如果有廠商在這個時候私自抬價,那么就很有可能喪失已有的市場份額,得不償失。”對此,有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可以先到賣場詢價,談好售價后再出示以舊換新憑證享受10%的補貼,從而拿到更劃算的售價。
手續繁瑣
如果您打算以舊換新,首先要登錄市商務委網站、首都之窗網站等,查詢回收點和銷售店的地址和聯系電話;然后,打個電話或通過網上預約家電回收企業上門收購,也可以自行運送舊家電交給家電回收企業就近的回收站點,取得統一印制的家電以舊換新憑證;第三,購買新家電時,需攜帶以舊換新憑證、購買人身份證或法人單位的相關證明,還要填寫《家電以舊換新(家電)補貼資金申報表》(該表由家電銷售商提供,在銷售現場填寫);第四,家電銷售企業對這些證件進行審核;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