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稱平板電視能效標準將于今年10月公布、明年3月執行。不過,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能效標識管理中心副主任王若虹透露,這個標準的頒布時間不會這么快。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康佳等企業在平板電視的節能性上鉚足了勁,欲借助能效標準出臺,推動行業的發展與變革。
不過,有業內專家指出,不要高估能效標準對平板產業的沖擊和推動作用,就現有國內彩電企業的技術研發實力,在產品節能性的升級與改造上并不存在技術性難題,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能效標準并非只對平板
記者從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獲悉,今年6月底國標委向相關單位發放了《對“數字電視接收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的通知》。根據通知要求,相關單位應于8月1日前回復對標準的相關修改意見。
不過,對于該標準的頒布和實施時間,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相關人員指出,還需要國標委的最終審批,時間尚不明確,但應該盡快推出。
記者從《數字電視接收器能效標準征求意見稿》中看到,標準分為強制性和推薦性兩個部分,其中能效限定值和目標能效限定值為強制性標準,能效值不達標的數字電視一律不允許上市銷售。同時,能效限制值的最低門檻為3級,且關機后的待機功能不得大于1W。標準頒布實施3年后,能效門檻將由3級提高至2級。
對于數字電視能效能級和能效值的設置,分為有線數字電視、地面數字電視和衛星數字電視三類產品。同時,標準還針對數字電視接收器附加功能的功耗也進行了明確,像內部硬盤、高清輸出、ADSL調制解調器、以太網接口或無線網卡以及USB接口都有明確的能耗值。
對于此前一些媒體報道稱“平板電視能效標準將頒布”的消息,一位彩電企業負責人坦言不夠準確,實際上新修訂的能效標準,除了平板電視要達標,顯像管電視同樣也要達標,并非只針對平板電視。這對于彩電業整體的節能升級和技術改造,都擁有積極的拉動。
能效升級對市場拉動有限
近年來,隨著冰箱、空調、熱水器等家電產品紛紛被貼上“中國能效標識”,引發了市場和消費者的節能熱潮,也間接推動了相關產品的技術升級和市場刺激。
面對其它家電產品都張貼了能效標識,購機時一目了然,彩電卻沒有相關的標準和標識,消費者在購買節能彩電時只能聽企業介紹。此前,有消費者向記者抱怨,由于缺乏統一的國家標準,對市場上銷售的節能彩電評判模糊不清,甚至還出現了一些企業在節能概念上的炒作。
不過,記者在國美、蘇寧等賣場走訪時卻發現,與購買空調、冰箱時消費者都會對產品能效格外關注相比,許多消費者在購買彩電時,首要關心的卻是產品的面板、價格、外觀和色彩,對彩電能效很少有人詢問。
一位彩電品牌導購員告訴記者,彩電本身的耗電量并不大,特別是現在市場上主流的液晶電視的節能效果更好,消費者一般都不太關注。該導購員還告訴記者,目前節能與非節能彩電之間的能耗差在40W—60W左右,幾天下來省電并不明顯。
不過,現階段市場上的節能彩電與非節能彩電的價格差卻存在,同一品牌的產品價格差在300—500元不等。而一些企業為了推動節能產品的銷售,將省電液晶的價格直接拉低,推動了省電液晶的快速銷售。
行業觀察家指出,現階段幾大彩電企業在節能技術上的實力相當,且具備了開發和制造節能電視的實力。短期內,彩電能效標準的出臺并不會對市場銷售造成沖擊,但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市場對于節能彩電的認知度和接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