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持房待售的房主不要再猶豫了,可借一手房市場瘋漲之機逐步減持手中閑置的房產,不可能讓你賣到最高點,這點跟股市很相似。
不要認為如今樓市的“賣方市場”會長期延續。你現在怕賤賣的“跳價”行為并不是上策。因為樓市階段內的變化會很大,不要因為“跳價”行為最終導致無法成交,那可沒后悔藥可吃,還有如果賣家收取了定價而反悔"跳價",按照定金協議約定,賣家不但要全額退還定金,還要賠付相同數額的違約金。
聰明的報價讓你更有賺頭
雖然對于賣家而言,想要做到完全精準定價實屬不易,只要講究技巧,其實無須擔心房價賣得低。
有為數不少的賣家其實對市場并不完全了解,他們在確定掛牌價之前,往往只是簡單地了解了一下市場行情,然后便憑感覺確定了一個掛牌價。但是二手房市場個性很強,而且變化多端,這種在沒有經過細致比較和長期跟蹤市場的前提下而得到的結果,其實并不是很準確。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既能賣出高價,但同時又不會影響交易速度?
多加比較心中有數
多加比較,方能掌握市場的真實情況,因此在確定掛牌價時才不會出現高得離譜,或者低得讓自己后悔的情形。
【第一招】在附近中介公司收集了十多套類似房源的售價,有針對性地跟自己的房產進行對比。
【解析】
一般來講,同一個小區內的二手房由于交通、配套條件相同,的確可以參照最近的成交記錄進行定價;但定價時,也應攙雜考慮樓層、朝向、面積、戶型、景觀甚至一些特殊因素,顯而易見,多加比較尤為重要。
這些因素對房價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其他條件相同,但樓層不同的房源,差價很大,就上海而言,一樓與中間12樓的價差(小高層)可達15%左右,而外圍區域的普通公寓房,其一樓與中間12樓的價差也可達到10%左右。再比如所處小區位置也會影響到售價的高低,如對于外環線附近的公寓,靠近嘈雜馬路的房源要比位于安靜的小區中央房源便宜1000元/平方米。
由此看來,在了解眾多類似房源售價的前提下,最終確定掛牌價,是一種比較合理的做法,至少不用擔心掛牌價偏低。當然,比較的過程就是做加減法,如果優點突出,價格適當增加,如果缺點明顯,則適當降低售價。
多找賣點吸引眼球
商品需要包裝,二手房也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因此也需要一些賣點來進行適當包裝。
【第二招】賣房也需要一些"賣點",要搞清楚要出手的這套房的優點所在,比如可以縱覽小區內部景觀、樓層好、房型實用緊湊、小區居民為高素質人士、周邊配套齊備等,都記錄了下來,并提供給經紀人。
【解析】
購房者普遍關心的主要有交通、學校、商業配套、景觀、噪音等污染因素、樓層、房型、朝向、通風狀況、采光等幾十項,賣家可以把自己房源所具有的所有優點全部記錄下來,并通過有效途徑讓購房者了解這些信息。
當然,為了不至于讓人產生誤會,只能把真正的優點當做賣點來向購房者推薦。因為一旦買家發現有濫竽充數的情形,往往會以為房源存在缺陷而避之不及。這反而起到了反作用,有點得不償失。
機會成本
【第三招】決不能忽視機會成本
在時時關注價格變化及時做出調整避免出現"賤賣"而追求最高收益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機會成本。目前房價上漲,為了更高的收益,一般情況下,有的賣家想延長交易周期。而恰恰是交易周期的延長,導致機會成本的增加,當機會成本大于多出的房款時,就證明賣家在出售過程中不但沒有獲得收益反且還吃了"虧"。機會成本就隱藏在被延長的交易周期內,交易周期越長,機會成本就會越大。
【解析】賣家如果想以舊換新就尤其要考慮機會成本。在拖延期,如果一級市場房價大漲,就把你的加價抵消了,得不償失。如果一級市場房價回落,而你沒有及時在高點出手,沒有可用資金去買底價房,同樣后悔莫及。手中房如何能賣到較高點?有兩個很重要的節點: 1.一級市場的房價沒有多大變化而成交量連續2周明顯回落時。2.高房價稍有回落,成交量又再次暴漲時。這兩種情況出現時都要及時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