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去了趟米蘭,回來后就想跟大家分享,但一直忙于各個項目的設計,現(xiàn)在抽空補上這篇遲到的更新。
其實每隔一年我都會去一趟,每一次也都會有很多新的發(fā)現(xiàn)。當天晚上從香港出發(fā),坐飛機抵達巴黎,在巴黎轉(zhuǎn)機,最后于當?shù)貢r間的晚上到達米蘭。這次在米蘭呆的時間比較長,到了那邊之后我也嘗試去坐地鐵,拿著地圖,除了看家具展之外,也在米蘭的很多地方走走逛逛,親身體驗了歐洲人的一些生活方式。
米蘭大街小巷都有很多古老的建筑物,它們被保留得很完好,人們經(jīng)常會對它們進行維護和清潔。在這里,新與舊、時尚與古典共同地存在,卻有一種出人意外的和諧。建筑的室內(nèi)外設計融入了很多自然的元素,綠色植物和陽光在不同的區(qū)域里貫通,感覺非常好。
在米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這里的人看到陽光都非常瘋狂,無論是在樓頂?shù)目Х葟d還是在路邊的餐廳,只要有陽光出現(xiàn),人們就會興奮地拉起擋蓬或是移到戶外的座位,盡情地享受陽光底下的樂趣,對陽光簡直虔誠得不得了。這是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意大利的人非常懂得享受生活,非常積極和健康的,在他們眼里,享受生活是理所當然的,喜歡他們這種見到陽光就瘋狂的豪邁。
意大利有著深厚的藝術(shù)底蘊,在這里,似乎每個人都是設計大師,很注重細節(jié)和在意精良的材質(zhì)、工藝,對工作的執(zhí)著和認真,使得他們能夠在世界上處于一個引領(lǐng)的地位。其實設計源于生活的點點滴滴,我們每個人也都可以成為設計大師,當設計變成一種習慣和享受的時候,我們會不知不覺變得很強大。
家具展館的玻璃幕墻,可以吸收到陽光,又不會遮擋到視野,跟水的呼應做的淋漓盡致,讓過路的人享受陽光、自然,也享受生活。
位于杜奧莫廣場上的主教堂,由大理石雕成,堪稱一座精良的藝術(shù)品,我們?nèi)サ臅r候工人們正在對它進行維修和清潔。
埃瑪努埃二世長廊的上部是透明的拱形天幕,已經(jīng)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因為在海邊,濕度和空氣讓植物生長非常快,很多建筑上都能看到綠油油的植物。
名店街無意中看到的一幕,他們對每個細節(jié)的打造,都非常關(guān)注,把裝飾用的叉子擺了很久,力求達到完美。
在勞斯萊斯的懷舊版上貼上馬賽克。
特意打造出的情景和視覺角度,將室內(nèi)外很好地融合。
只要有陽光出現(xiàn),人們就會興奮地拉起擋蓬或是移到戶外的座位,盡情地享受。
一天到晚都在不停作畫的老人,設計對他來說已經(jīng)成為一種習慣和享受。
今年很流行用這種大型書架用作主題墻和隔斷。
桌腳特別設計成被扭轉(zhuǎn)的樣子。
色彩鮮艷的戶外藤椅,設計靈感來源于非洲風情。
浴缸設計成女士高跟鞋形狀,原來可以很懷舊,也可以很時尚。